第300章 美利坚下场参战(第2页)
苏联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石油的生成并非一蹴而就,急切之间,其他资源难以迅速转化为石油。苏军为恢复巴库油田的产能,可谓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然而,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当初苏军自己为防止油田落入敌手,提前在油井中灌注了大量混凝土,而后林虎将军率领的部队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破坏,撤离时甚至还在油田区域埋下大批地雷。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苏军想要及时恢复油田产能变得异常艰难。朱由检的这一招可谓相当狠辣,气得约瑟夫暴跳如雷,却又无计可施。
得益于充足的石油供应,以及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等先进装备的加入,曼施坦因元帅得以在哈尔科夫发动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再次给予苏军沉重打击。这一次,苏军似乎被打得“疼痛难忍”,约瑟夫深刻意识到,若美军再不介入战场,仅凭苏军自身的人力资源,想要战胜德国,难度极大。一时间,德苏双方陷入了战略防御的相持阶段,战争局势陷入胶着。
为打破这一僵局,约瑟夫紧急邀约美英首脑齐聚德黑兰举行会议。在会议中,约瑟夫言辞急切地要求美英两国加速向苏俄援助大量军用物资和粮食,同时,强烈要求美利坚直接下场参战。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若美国拒绝参战,苏军将考虑与德国媾和。
此时的美利坚,同样心急如焚。一旦德苏媾和,美利坚此前为支持苏联所付出的诸多努力与资源,都将付诸东流,德国与大明王朝无疑将成为最大受益者。这一结果,是美利坚那些精于算计的政客们无论如何都不愿看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空里,曾经的“小日本”,也就是东瀛国,早已成为大明王朝的一个地区。曾经的大和民族,在这十几年的岁月中,已被大明文化影响,民族进行深度融合,改称东瀛族。尽管仍有极少数人自称是大和遗民,但早已无人关注,他们的声音如同风中残烛,渐渐被历史的洪流淹没。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不会发生诸如偷袭珍珠港之类的事件。
如此一来,为了推动美利坚参战,鹰酱(代指美国某些势力)必须精心导演另一出事件,以此激怒美利坚民众,促使国会通过战争决议,从而让美国正式投身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