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复国后波兰参战,德军反攻前夕的隐忧与筹备(第3页)
在元首的亲自组织下,德军统帅部和陆军参谋部迅速展开紧张的计算与分析,试图精确计算出发动总攻所需要的坦克数量。经过细致的评估,德军现有的坦克数量从原本的6540多辆,急剧下降到4500辆。而据保守估计,苏军此时仍拥有两万多辆坦克。即便考虑到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优异性能,德国若想打赢这场战争,保守估计还需要再增加4000多辆坦克。
这仅仅是基于静态的保守分析,实际战场上,苏军绝不会坐以待毙,被动挨打。其后勤仓库中储备着大量新下线的坦克,随时准备投入战斗。苏联在广袤的大后方,正马不停蹄地招募士兵,加紧训练新的装甲部队,不断为前线补充有生力量。
德国之所以对发动反攻心存顾虑,其实根源在于虎式坦克的性能特点。这些新下线的虎式坦克,虽然火力十分强大,在战场上堪称“钢铁巨兽”,但其缺点也同样明显。虎式坦克故障频发,发动机常常毫无预兆地出现故障,严重影响其作战效能。而且,它的油耗极高,素有“油老虎”的外号。这让德军后勤部门头疼不已,因为德国本身就面临着油料短缺的困境,而虎式坦克这个“大胃王”的存在,更是让本就紧张的油料供应雪上加霜。
但是,战争不会因为困难而停止,问题总是要解决的。德国倾尽全力,拿出了最后的库存,向前线紧急补充了2000辆三号和四号坦克。同时,追加了一百辆新下线的虎式坦克以及500辆豹式坦克。如此一来,德军的坦克数量一举增加到7100辆。
至此,德军拥有了700辆虎式坦克和1500辆豹式坦克,实力得到了显着增强。这让元首重新燃起了足够的信心,他坚信能够在库尔斯克突出部打出一个惊天大反转,彻底逆转当前的颓势,引领德军进入战略大反攻阶段。
当然,元首深知,他并非独自战斗。大明王朝的东欧方面军将在南翼积极进行策应,与德军携手共同对苏军发起全面反击。一场更加激烈、更加残酷的战斗,即将在库尔斯克突出部这片血与火交织的土地上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