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德明联军取得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第2页)

为了进一步摧毁被困苏军的抵抗意志,大明王朝和德国空军展开了昼夜不停的轰炸行动。白天,大明王朝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如黑色的死神般穿梭于天空,对苏军阵地进行精准轰炸;夜晚,德国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则接替任务,继续对苏军进行无情的打击。如此持续十多天下来,包围圈里的苏军日夜不得安宁,精神几近崩溃。

在外围,约瑟夫虽多次组织了几十个师的兵力,试图救援库尔斯克突出部被围困的苏军,但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为了鼓舞士气,他再次重申了第227号命令,严令士兵一步也不许后退,否则军法惩处。

然而,两个星期后,弹尽粮绝、缺少燃油、陷入绝望境地的苏军撑不住了,已经没有人在乎约瑟夫不准投降的命令,呼喊着投降算了。有人叫嚣着:横竖都是死,老子就算投降了,他又能把我咋的?留守库尔斯克包围圈里的中央方面军政委赫鲁晓夫,眼见局势无法挽回,与西南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下达自行突围的命令后,也乘坐飞机匆匆离开了库尔斯克前线。

公元1670年,新年的一月十五号,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包围圈里的所有苏军,在失去最高指挥官之后,终于放弃了抵抗,宣布投降。

此次库尔斯克会战,德明联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战果。在这场决定东线战场命运的关键较量中,联军以卓越的战略谋划和顽强的战斗意志,给予苏军沉重打击。

会战共计围歼苏军总兵力达220万人之巨,其中俘虏苏军160万人,抓获师旅以上级将领上千人。在武器装备缴获方面,堪称收获颇丰。联军缴获火炮两万多门,其中大口径榴弹炮多达500余门,这些大口径榴弹炮射程远和威力巨大。此外,还缴获坦克8600多辆,其中不乏t-34等性能优良的坦克,这些装甲力量的补充,让德明联军的装甲部队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汽车六万多辆,为联军的机动作战和物资运输提供了坚实的运力保障;各种飞机一千多架,进一步提升了联军的空中作战优势。

同时,还缴获了堆积如山的弹药,足够联军进行多次大规模战斗,以及大量的军用物资,从燃油到食品,从帐篷到通讯设备,应有尽有,为联军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苏军各方面军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苏军中央方面军60多万人全军覆没,其麾下三个集团军被彻底歼灭,番号就此取消,往昔战功不复存在。苏军西南方面军45万人同样全军被歼,麾下四个集团军集体投降,番号被撤销。草原方面军麾下四个集团军,三个被围歼,仅余的一个集团军也遭受重创,战斗力锐减。沃罗涅日方面军更是全军覆灭,麾下五个集团军无一幸免,55万人集体投降。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围歼战,如果算上中东方面军牵制的40多万苏军的预备队(这部分军队在随后的几天也被歼灭),其俘虏和消灭苏军将达到270万人。而反观德明联军,仅仅损失不到三十万人,再次复刻了基辅合围战的辉煌时刻。

如此辉煌的战果,充分彰显了德明联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的强大实力与卓越指挥,对整个欧洲战场的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东线战场的力量对比,让德明联盟在对苏作战中占据了绝对主动。

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对于德明联盟而言,意义极其重大。从战略层面来看,这一战彻底扭转了东线战场的局势,德军不仅成功稳固了其在苏联的占领区域,还进一步拓展了战略空间,为后续向苏联腹地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极大地缓解了南线意大利战场的压力,使得德明联军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来自盟军的威胁。在政治方面,这一胜利极大地提升了德明联盟在国际上的威望,让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仆从国坚定了跟随德明联盟的决心,同时也对中立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威慑力,使其不敢轻易倒向盟军。如罗马尼亚的总理安东内斯库第一时间就向大明王朝和德国发来了贺电,以表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