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塞外一片雪
第344章 德明联军瓜分库尔斯克会战的辉煌战果(第3页)
对于大部分不愿意为德国服务的俘虏,则大部分被投入到军工生产中,在德国的工厂里夜以继日地劳作,为德国制造武器弹药;另一部分则不是安排去挖战壕,就是安排修建防御工事、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
与德国不同的是,大明王朝对这100万俘虏有着明确而细致的规划,其中50万人被挑选出来改造成伪军,组建了一百个进步团,并将这支部队命名为“归顺军”,寓意着他们归顺大明王朝。
为了激励“归顺军”的士气,大明王朝给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承诺条件。只要在战斗中有战功,士兵可以得到晋升,从普通士兵逐步晋升为班长、排长乃至更高的职位。军官若表现出色,不仅能获得更高的军衔,还能得到丰厚的物质奖励,包括土地、财宝等,甚至有机会成为大明王朝的荣誉公民,享受诸多特权。
在训练“归顺军”的过程中,大明王朝派遣了经验丰富的教官团队。这些教官不仅传授先进的军事技能,还向他们灌输大明的文化和价值观,试图让他们从心底认同大明王朝。训练场上,“归顺军”士兵们刻苦操练,学习使用大明的武器装备,熟悉各种战术动作。
“归顺军”被部署在多个战略要地,执行着不同的任务。有些部队负责协助大明军队维持占领区的治安,他们巡逻在大街小巷,确保当地局势稳定;有些则跟随大明军队参与作战行动,在战场上积累经验,逐渐成长为一支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
在将部分苏军改造成伪军和情报人员的过程中,德明联军也采取了诸多防范措施。他们对这些人员进行严密监控,设置多层情报验证机制,防止他们反水或传递虚假情报。同时,给予这些人员的任务也是循序渐进,逐步考验他们的忠诚度。
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不仅让德明联军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优势,通过丰厚的战利品增强了双方的实力,还通过对苏军俘虏的改造,进一步渗透到苏联内部,为后续的战略布局埋下了重重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