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Me262喷气式战机的问世(第2页)
如今,盟军的轰炸已将德国逼入绝境,为了寻求转机,施佩尔决定重启这个尘封已久的项目。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终于诞生,它被命名为me 262。这架凝聚着德国航空工业顶尖智慧的战机,全长10.6米,高3.83米,翼展12.56米,空重4120千克,装备有两台jumo 004 b - 1涡轮喷气发动机。
当me 262进行试飞时,其卓越的性能令人惊叹不已。各项数据不仅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甚至在许多方面的性能表现都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这一结果令大明和德国的空军都感到十分满意。
由于me262是当时世界上首款喷气式飞机,其代表的先进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朱由检深知这种技术的珍贵程度,即便在后世的2025年,这样的顶尖技术也是千金难求,属于世界各大国严格保密的最高军事机密,绝不会轻易向民营企业出售。即便是像朱氏企业集团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若贸然尝试涉足,也极易引发严重的后果,可谓是惹火烧身。
秉持着合作共赢的理念,朱由检果断要求大明王朝的军工企业与梅塞施密特公司展开联合生产。对于梅塞施密特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一旦搭上大明王朝这趟快车,就意味着未来将拥有源源不断的订单,企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更何况,大明王朝持有该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虽然并非控股大股东,但所拥有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梅塞施密特公司根本无法拒绝朱由检的提议。
面对大明王朝的这一要求,希特勒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时的德国,正深陷资源匮乏的泥沼之中,战略物资如金属、橡胶、燃油等供应极度紧张,这严重制约了me262的生产进度,使其无法满足前线对这款先进战机的迫切需求。倘若没有大明王朝提供这些关键物资,me262根本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
以制造发动机涡轮叶片所需的稀有金属钽为例,在德国,即便花费重金,也难以寻觅到足够的货源。这直接导致发动机的质量不稳定,使用寿命大幅缩短。为了尽快推动喷气式飞机实现规模化生产,大明王朝慷慨地向德国提供了大批的铝锭、橡胶、不锈钢、钨、钽、铌等重要材料。
然而,在生产何种类型飞机的问题上,朱由检和希特勒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希特勒从德国的战略需求出发,倾向于生产轰炸机,期望通过强大的轰炸力量对敌方进行战略打击;而朱由检则基于战场的实际形势和空战的需求,更倾向于生产战斗机,以确保制空权的争夺。双方各执一词,经过激烈的争吵之后,最终达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大明王朝决定将me262战斗机的生产线设置在国内进行生产,而德国则单独负责生产me262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