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诱饵,等着苏军入局(第2页)

朱可夫早就注意到了阿克托别的重要性,于是以哈萨克斯坦军区剩余的部队为骨干,加上阿克托别的留守部队,组建了哈萨克方面军,方面军司令是克拉夫丘克中将。

然而,任命一位中将担任方面军司令,这一举措也从侧面反映出此时的苏联在军事人才方面已然捉襟见肘,可用之人寥寥无几。

这支临时拼凑而成的哈萨克方面军,总兵力虽号称六十万人,但实则人员构成复杂,战斗力参差不齐。其中,阿克托别军分区的十万人算得上是正规军,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而其余十几万人竟是从哈萨克边境线溃败而来的逃兵,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剩下的三十万人绝大部分由临时召集的预备役人员和民兵组成。这些人年纪普遍偏大,显然是为了应急而仓促抓来凑数的。更为严峻的是,他们严重缺乏枪支等基本武器装备,常常两三个人才能共用一支枪,甚至不少人只能一人配发两个手榴弹,作战条件极为艰苦。

大明王朝的伊犁装甲集团军群行动迅速,提前两天便抵达了阿克托别城外。其前锋虎王重型坦克师求胜心切,在步兵尚未全部抵达之际,便迫不及待地提前发起了攻击。凭借虎王坦克强大的火力与厚重的装甲,很快就成功攻下了克拉夫丘克精心设置在阿克托别城外的两道防线。

克拉夫丘克眼见己方防线在虎王重型坦克师的猛烈攻击下迅速瓦解,深知难以与之正面抗衡,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将大部队撤进城内。同时,为了阻挡坦克部队后续的进攻,他紧急命令工兵部队在城外挖掘了大量纵横交错的壕沟,埋设了大量的地雷。

朱由检通过战场观察,敏锐地察觉到这些苏军的战斗意志极为薄弱。他深知,若此时发动猛攻,极有可能吓跑这些苏军,从而打乱既定的作战计划。于是,朱由检当机立断,命令重型坦克师停止强攻,仅对苏军进行牵制,等待步兵师的全面抵达,以便形成合围之势,对苏军展开全面围攻。

毕竟,根据预先制定的作战计划,哈萨克方面军不过是一个“诱饵”,围住这股敌军,实施围城打援战术,最大程度地歼灭苏军有生力量,才是朱由检真正的战略目的。

时光流转,两天后,伊犁装甲集团军群的步兵师终于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阿克托别。他们迅速行动,将这座城市团团围住,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