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莫斯科决战和诺曼底登陆(第3页)

而在这场登陆作战中,登陆艇作为“急先锋”,其意义更是非凡。美军投入了种类多样、数量庞大的登陆艇。像Lcvp小型登陆艇,身形灵活,在运输船与海滩之间来回穿梭,如灵动的鱼儿一般,快速地将士兵与装备输送上岸;Lst大型坦克登陆舰则宛如海上巨鲸,能够直接将坦克等重型装备运送上岸,为登陆部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撑。这些登陆艇凭借出色的性能,在复杂多变的海况下依然能够稳定航行,突破德军精心布置的海上封锁与凶猛的火力拦截,将大批美军人员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抵诺曼底海滩,为登陆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这一切的发生,希特勒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德国国防军高层对元首的决策多有诟病。甚至一些军官深感局势危急,认为盟军一旦在欧洲大陆站稳脚跟,很快就会收复法国和低地三国,进而直接威胁到德国本土。在这种绝望的情绪下,他们萌生了暗杀希特勒、向盟军投降的念头。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盟军的来势汹汹让部分人对德国的前景感到悲观,做出对盟军前景乐观的判断也似乎变得容易理解。

此时的德国,再次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确切地说,是三线作战,因为在意大利战场,德军依旧深陷泥潭,迟迟无法解决战斗。由于德国将大部分兵力囤积在莫斯科附近,以应对德苏战场上的关键决战,导致其他战线的兵力严重不足,捉襟见肘,面对盟军的进攻,显得力不从心,难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眼看德国又一次陷入军事危急之中,为了解救德国的燃眉之急,朱由检经过深思熟虑,向德国提出建议,放弃挪威。如此一来,德国便可以撤回三十多万德军,将这些兵力调往西线,加强西线的防御力量。然而,这一建议却遭到了希特勒的强烈抗议。至于这一决策最终能否成功实施,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局势的发展犹如一团迷雾,让人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