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抢夺喀秋莎火箭炮(第2页)

 

一旦通过反步兵雷达或通讯监听确定了喀秋莎火箭炮的位置,德明联军迅速组织己方炮兵进行反击。德军的火炮部队装备精良,射程远、精度高。他们根据定位信息,迅速调整火炮参数,对喀秋莎火箭炮阵地进行覆盖式炮击。在炮兵开火的同时,空军也紧急出动。德明联军的轰炸机携带重磅炸弹,以迅猛之势扑向目标。这些轰炸机在抵达目标区域后,对喀秋莎火箭炮阵地进行精准轰炸,力求在其再次发射前将其摧毁。

 

为了提高打击效果,德明联军还加强了炮兵与空军之间的协同配合。在行动前,双方会进行详细的战术规划,明确各自的任务与攻击顺序。炮兵先进行一轮火力压制,打乱苏军的防御部署,为空军的轰炸创造有利条件。空军则利用炮兵制造的混乱,对喀秋莎火箭炮阵地进行更为精确的打击,彻底摧毁这一威胁。

 

德明联军对部队的战术进行了调整。他们将原本集中的兵力适当分散,避免因过于集中而成为喀秋莎火箭炮的绝佳目标。部队在推进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的战术,以小股部队为单位,交替掩护前进。这样一来,即使某一小股部队遭遇喀秋莎火箭炮的袭击,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同时,联军加强了部队的伪装与隐蔽措施。士兵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人工材料,对阵地、装备进行精心伪装,使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行军过程中,尽量选择隐蔽的路线,避免在开阔地带长时间暴露。此外,还设置了大量假目标,引诱苏军喀秋莎火箭炮浪费弹药,从而降低其对真实目标的威胁。

 

德明联军派遣了大量经过特殊训练的侦察与破坏小组,秘密渗透到苏军后方。这些小组的成员身手矫健、经验丰富,他们的任务是寻找并摧毁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阵地。在渗透过程中,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苏军的巡逻队和防线,利用夜色和地形的掩护,悄然接近目标。一旦找到喀秋莎火箭炮阵地,便会使用炸药、燃烧弹等武器对其进行破坏,同时尽可能获取关于这款武器的更多情报信息,为联军的后续应对提供支持。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德明联军试图在与喀秋莎火箭炮的对抗中逐渐占据主动,降低其对自身的威胁,从而继续推进对莫斯科的攻势。

 

当然,苏军也不会坐以待毙,在喀秋莎火箭炮的配合下,不断对德明联军发动反攻,让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在喀秋莎火箭炮的长期袭扰下,朱由检也认识到这是一款强大的武器,于是萌生了抢夺喀秋莎火箭炮的想法。

 

想抢夺喀秋莎火箭炮,就要把精锐的步兵空降到苏军控制的区域,风险极大,弄不好就容易全军覆灭。而且喀秋莎火箭炮作为苏军的杀手锏,焉能不派重兵保护。派伞兵去抢这个想法不靠谱,等从天上降落下来,还不得被苏军当鸟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