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治理有方(第2页)
村民们有些慌乱,他们想到菜地里的菜也没有逃脱雨水的摧残,后面还得去买种子,重新播种,心情就不太美妙。
“没听到县令大人的话吗,都给我挖起来,谁也别想偷懒!”田福闰说道。
毕竟是关乎自己温饱的大事,因此村民们都不敢怠慢,拿着工具就挖了起来。
段书瑞告诉田福闰,光排水还不够。雨水冲刷后土壤肥力下降,要想让农作物茁壮生长,还得提高土壤肥力,施肥是必不可少的。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严重,最好的就是施有机肥和生物肥。
“村长,村里平常用的最多的肥料是什么?”
“用的最多的就是村民自己的粪便!我们村里有粪池,每家都会投入一定量的粪便,等到需要施肥的时候,再用工具取出……”
段书瑞身后的官吏都暗自皱眉,心里叫苦连连,胃里直冒酸水。
“可以在土壤里加一些草木灰和骨粉,减少土壤中的盐分,但千万不能过量。”
“是!是!我这就把您的意思告诉全体村民,您放心吧!”
段书瑞点点头,他准备上书折子,让圣人知道这里的灾情,适当减免百姓的田税。
夏粮被淹,如今又要补种,只是错过了时令,恐怕会大大减产。
段书瑞和属官、乡坤们商议,鼓励百姓大面积种植土豆、蔓菁,这些作物适应性强,产量又高,可大大减轻口粮的压力。
千里之外的京城,朝堂上再次提起了他的名字。
洪灾之后,段书瑞陆续上了好几道奏折。第一道是汇报洪灾的严重程度,将官民共同救灾的策略报了上去,同时申请朝廷的人力、资金援助;第二道汇报救灾的进度,房屋新建数量等。
此次洪水,受灾不仅河清一地,洛阳及周边县份都受到波及。其他地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民乱,唯有河清一地,稳稳当当,简直如同浊世中的一片净土,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根据史料记载,以往遭遇这样十年难遇的洪灾,每个县死亡人数都在三十人以上,河清县因救灾及时,极大缩减了死亡人数,可谓是救灾有方。
黜陟使奉旨前往河南道,参与抢险救灾。他的折子上,也将段书瑞夸了又夸,连着提了十多条举措,诸如“增派医官,为受伤百姓无偿疗伤”,“号召乡坤,募捐善款”等。其他地方的县令看了,估计恨不得挖个地洞跳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