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孟州述职(第2页)
又过了好一会儿,传令官过来令河清县官员入内了。
段书瑞立刻站起,整了整乌纱帽和官袍,对元叔平等人说:“走吧!”
其他几人立刻抱着文书跟上。
终于走进了孟州衙门的正堂,除了于太守端坐正中,其他衙门的属官也分坐两旁。
听到河清县令来了,众人都一齐抬起头来,想看看这位曾经的京官究竟长什么样。
就连段书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孟州已经名声大噪。他不是第一个被贬的京官,但在这些人里,他绝对是职位最特殊的一个!
在众多官员心中,大理寺是至高无上的殿堂,能够栖身于其间做一个七品主簿,就已经是许多人可望不可求的了,他们面前这位还一路做到五品寺正!众人都很好奇,他是触犯了什么天条,才会被贬到这个小县城?
说到大理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狄仁杰狄公。一提到大理寺官员,便不自觉地代入狄公的形象,众人虽无缘得见本尊,但都看过许多衍生作品。
在民间作品中,狄公大多被塑造成身量适中、举止儒雅的形象,笑容可掬、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最重要的是,他留着整齐的胡须!可眼前这位的下巴如此光洁,仪表堂堂,不像成日和尸体打交道的,倒像是个在学堂教书的……夫子?
数道目光齐刷刷射来,段书瑞感觉自己像一只猴子,被众人围观,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嗯,这下对味儿了!”
接下来就是严肃的述职阶段,段书瑞上呈自己的述职报告后,开始事无巨细地汇报。
讲完自己那部分后,他往旁边一让,给元叔平腾出位置。
元叔平的口才虽然一般,但胜在经验丰富,顺利地陈述完自己的这部分内容,得到了于太守赏识的目光。
段书瑞等人陈述完,接着是衙门的官员查验各项文书,又向他们提出疑问,由地方官给出合理解释。
其中一个官员问道:“今年河清县收的粮食总量不够啊,这是怎么一回事?”
其余属官脸上神色各异,有的人懒洋洋坐着,一副看好戏的神情;有的人则捏紧拳头,暗自替他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