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一次全院大会2

 听着周围的人窃窃私语了半天,又看了眼周围愁眉苦脸的邻居,李青河的心情也好不起来了,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体身上,都将化为一座大山,能把人压垮。 

 正在伤春悲秋的李青河被贾张氏那破锣嗓子的叫喊声吵醒。 

 “那我们家户口在乡下的,肉票怎么算?我们家就东旭一个人上班,我和怀茹的户口该怎么领肉票?” 

 “这个我不清楚,你得回户籍所在地的村里去问!” 

 贾张氏不乐意地嚷嚷开了,易忠海现在也挺忙的,不乐意搭理贾张氏,周围人只是跟看戏似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你说这贾张氏为什么不把户口迁到院里来领定量粮啊?” 

 “这谁知道?问她她也不说!” 

 “你别说她自己,娶个乡下媳妇也没迁户口……肯定有猫腻!” 

 “是不是不能迁过来?” 

 “你忘了?小方干部来院里说过好几次,说是根据54年的什么条例,能迁!她家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不迁……” 

 “她家肯定是占便宜了,但是到底怎么做到的呢?” 

 李青河听着两个大妈在那蛐蛐着贾张氏,感慨这个时代消息的闭塞。 

 事实上,现在的户口规定是参照54年的法律规定执行的,即公民有迁徙和居住自由的权利,虽说现在到哪里都需要开介绍信,但是原则是都是可以跑的,不然也没有那么多人来城里打零工。 

 而到了58年的时候,出台了新的户口管理办法,到了那个时候农业户口归农村,城镇户口归城镇,拉开了近三十年的农业和非农户口的大幕。 

 上辈子短视频一刷,上到天宫号升天,下到中东局势,米国大选,信息之通畅,见识之广博,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想象的。 

 李青河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毕竟他迁户口的时候,王主任特意打招呼说不要老想着占国家的便宜…… 

 好在,李家全家的户口都迁到四九城了,自己也算是帮他们提前少走三十年弯路了。 

 不过虽然知道贾家是什么情况,李青河却并不打算拆穿。 

 首先,李青河虽然不是坏人,但是绝对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们命运是众多网友用身家性命给大家做出的正确路线选择,跟贾家说他们该怎么怎么办,人家非但不会感谢自己,甚至还会责怪自己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