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大国科技之巅少一尾的九尾猫

第1135章 华国的第一位女性菲尔兹奖得主!(第3页)

当然,如今他也的确不算年轻了。

18年的时候他38岁,转眼间两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过去,如今他已经46岁,走在了本五的道路上了。

坐在张伟的身旁,北大黄金一代的另一人许晨阳笑了笑,道:“别忘了还有那位阿米莉亚艾尔温教授。”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拿到菲尔兹奖的时候好像才26岁。”

听到这话,张伟忍不住开口道:“阿米莉亚、刘嘉欣一个是学生,一个是女友,还真是不可思议。”

一旁,许晨阳的目光落在舞台上,也有些感慨:“他还真是个变态,自己一个人拿到了两枚菲尔兹奖也就算了,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都被带上了巅峰。”

闻言,张伟笑着摇摇头,道:“就算是能被带上巅峰,也要自己有这份天赋和能力。不过说起来如果不是真正的天才,恐怕也很难走进他的身边。”

“这倒也是。”

许晨阳笑着点点头,有些感慨道:“说起来,这是咱们国家的第二枚菲尔兹奖了吧,也不知道下一次再在这个舞台上看到一名华国的学者会是什么时候。”

一旁,张伟的目光落在舞台上的那个男人的身上,笑着开口道:“就算是下一届没有,我想想下下届也会有的,毕竟那个人就在这里。”

“以他的能力,我相信再培育出来一两名菲尔兹奖得主并不是什么难事。”

听到这话,许晨阳倒也没什么意外的点了点头,笑着道:“说的也是。”

目光落在台上的那个人影上,他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有些好奇的问道:“说起来,我听说你好像在筹备回国怎么突然想从麻省理工那边回来了怎么,有人给你开了高工资么。”

听到这个问题,张伟思忖了一下,道:“高工资这倒没有。”

“那你怎么突然想回来了”

“因为我觉得现在是时候了。”

张伟想了想,给出了一个回答,他的目光落在舞台上,继续说道:“如果是几年前,我大概不会有这个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存在改变了国内学术界不少的风气,也影响了上面对数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的看法。”

“相信你很清楚我说的是什么,如今的国内学术环境确实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闻言,许晨阳沉默了一下。

作为一名曾经选择回国任职,但最终又选择离开北大重新返回米国前往普林斯顿成为数学教授的他,太清楚张伟所说的到底是什么了。

让他记忆犹深的,不仅仅是国内很难有一片纯粹的学术土壤,还有各种论资排辈的规则。

他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向北大申请过的一笔科研经费,当年已经拿到了长江学者名称,获得了拉马努金奖的他,却被一位老教授拍着肩膀直言。

“年轻人还是得多历练几年再来谈独立研究。”

也就是那一次之后,他才心灰意冷的选择离开北大,返回了普林斯顿。

不过那已经是近十年前的事情了。

至于现在,或许张伟说的的确是正确的。

在那个人的影响下,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愈发的重视数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国内的整个学术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对青中年的学者的培养与投入,更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支持力度。那个人亲自创办的星海研究院的独特学术科研模式,如今正在被上面推向全国。

过去那种论资历,论辈分申请经费,单纯的以学术论文评价成果的方式,正在快速的改变着。

而这些事,放到十年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是将眼光放到更高远的层次,这些改变所带来的影响,远比华国再拿到几枚菲尔兹奖更加的重要,也更加的意义深远。

ps:马上就月初了,求大佬们手中的月票!

五一假期给大家加更!五月份月票每多一千多更一章!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