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为了二十四个陵园的将士们(第2页)
闷罐车厢里大家三五成群的坐着聊天,李军成了最受欢迎的人,“当初我们连拉到边境线上的时候,也是坐的这种闷罐子车厢,尿急了直接就对着通风口撒,刚开始我们还以为是过去吓唬吓唬越南人,让他们知难而退,没成想真的要打仗,而且是八十一公里的大穿插。我们团战士加民工一共三千多个,每个人都背着五十多斤的装备,走的还全是山路,人都累傻了。只要前面的尖刀连开路,我们趴着坐着靠着就能睡着。”
“你们背了些什么呀?这么重。”
“这还叫重啊,连长他们每天训练就是一百斤的装备。咱们打穿插,要等到交通线打通了才会有补给,十二个小时要赶到八十一公里的841高地。连长他们本来是跟着361团出发的,结果361团先走了,还走错路了,等我们赶到宗梅的时候,连长他们都已经收拾完宗梅的敌人,还做了好些饭等着我们呢。”
“你说点后面的吧,前面的我们都听过了。”
“那我就给你们说说咱们连长带我们打346师吧。”李军拿着象棋当山峰,摆起了龙门阵,“咱们这围困阵的漏洞太大,连长派了两个排把北面的缺口堵上,自己带着两个班守在水路......等到了早上,那怀的敌人还守在山头负隅顽抗,他们也真是顽强,极少有投降的,除非是负了伤,实在走不动。”
“你们打得蛮顺利的嘛,怎么战损比还那么大啊?”“你以为个个领导都和咱们连长一样机动灵活啊!咱们在越南打战,那是敌人的地盘。他们的老人、妇女、小孩都有武器,兄弟部队都躲着越南人走,不主动梳理自己的防区,那能有个好?越南人全是自动火器啊,一挺重机枪一梭子就是一百发子弹,冲锋枪一个弹匣三十发子弹,他们还有枪榴弹和迫击炮、改平射的高射机枪,一千五百米的有效杀伤距离,三个敌人就能守住一个山头,打出一个连队的气势来,而且你们看外面的山就知道了,喀斯特地貌,山洞特别多,随便把守一个隘口,多少人马都得歇菜。还有地图的问题,好些带路的参谋拿的也是当年法兰西统治时代的地图,自己都不知道走到了哪里,一个偏差就是十几公里,咱们前两天整个部队的伤亡就高达四千人以上。总之,咱们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越南人也不是一般的顽强和勇敢,他们不仅装备比我们好,而且他们连着打了三十年仗,又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游击战打得贼溜。”
文建凡懒得搭理他们,他正在和几位副导演商议拍摄计划,整个剧组八一厂带了五部摄影机,文建凡让老罗带来了三部摄影机,胶片一百盘,要的就是拍出精品。
“小文啊,这么多场景,要不你给几个导演分一份任务?”一个八一厂的领导有些不放心的说道。
有时候装聋作哑也是一件好事,文建凡现在就装作没听到。战争的场面要逼真,不能随手对付,包括战士们牺牲时的都不能有多余的动作。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要让观众憋住尿意一口气看完,就坚决不能有让人出戏的情节。
“小文。”
“领导,我能拍好的。我拍这部戏的目的不是为了荣誉,而是为了祭奠那些牺牲的烈士。”文建凡又闭上了嘴巴。
火车到了富宁县,大家集体下车,这里再往南就到了那坡县,那坡的另一边就挨着国境线。一卡车的鞭炮、香、烛、纸钱和烟酒,是文建凡为自己的那些战友准备的贡品。没上过战场的这些人又怎么会知晓他的心理呢。
“哟,这烈士陵园修建得真漂亮啊。”总会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声音发出来,再怎么漂亮的地方,烈士的英魂能感受得到吗?
鞭炮铺开,香和烛都点上,文建凡亲手点燃了鞭炮的引线,“战友们,我又来看你们了。”
文建凡喃喃自语,很多很多都是文建凡不认识的战友,插上一支香烟,倒上一杯烈酒,那句“烈士陵园见”的话语仿佛言犹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