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吐槽(第2页)
老爷子没好气的拍了文建凡一巴掌,“我跟谁说啊?你自己在国外弄回来的,那就是你自己的,你又不触犯法律,关国家什么事?我是担心这几个小子没那么大的本事帮你弄回来,真以为我老糊涂了?”
“有没有还不知道呢,等他们探查清楚了,我再过去看看都不迟。”文建凡笑了笑,对找到黄金不抱太大的希望。
一夜过去,文建凡就带着礼物挨家拜访,最先去的还得是常妈家里。
“又拿这么多礼物干啥?钱花不完了是吧?”常妈嗔怪着说道。
“妈,不值啥钱的,就是包装漂亮,实际没多少。最近学校里没啥事吧?”
“能有啥事儿,内地和外面不一样,一切按部就班。你的那些同学基本上都分到了儿艺,排毕业大戏的时候都想着你呢。”常妈主动提及到了自己带的这帮孩子,又说道:“中午在家吃饭,咱娘俩好好聊聊。”
“嗯,当初我们还啥都不懂呢,一晃就是五年啦,时间过得真快呀!”文建凡感慨了一句。
“将来你们这群学生也会有高下之分的,长得帅的,好看的,当主角的可能性就要大很多。”
“呵呵,那是自然,要是在国外,最先发家的就是主角。普通演员想要出人头地,不容易啊。要不是现在卡得比较紧,我还真想再拍几部电影。”不管是从什么角度分析,文建凡拍的那部《卫国军魂》都算是难得的佳作,这是毋容置疑的,战前、战斗、战后的刻画和描写无不贴近生活,只是生不逢时,一切源于领导的观念还没改变过来,政治不正确而被否定。
电影《上甘岭》,拍摄得很好,但那是说的上甘岭那场战斗么?还有和文建凡同时期拍摄的《铁甲008》,不管拍摄的怎么样,单就剧情来说,还算凑合,但在当过兵,上过战场的广大指战员眼里,简直是生搬硬凑,搞笑般的存在。
“建凡,干妈知道你的优秀,学校里的领导也知道你优秀,咱们虽然也算电影工作者,但都没什么发言权,你又是个在中宣部挂了号的,要是想拍戏,你就去外面拍。”常妈从不否认文建凡的优秀,反而十分欣赏,只是......
“嗯,不拍了,在内地太多的主旋律,好像人人都生活在世外桃源似的,为了讴歌而去讴歌,真正的民间问题和矛盾被掩盖了,感觉就是照本宣歌,稍微尖锐一点的矛盾都不能拍摄,拍着也没什么意思,还是当老师好,轻松又自在。”文建凡吐槽道。
“啧啧,你的那些同学,他们好些都比你大,每天考虑的就是怎么能毕业,完成毕业作品,而你,已经超出他们太多太多。”常妈说着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事。
“妈,我本来想着早点把博士论文写了,早点毕业的,后来想了想,还是觉得大点再写算了,二十岁不到就博士生毕业,别人会把我当怪物的。下半年我打算拍部电影,《风雨求学路》,想找个女同学当配角,您觉得谁比较合适?”文建凡拿出自己的电影剧本。
“在哪拍啊?”常妈没接剧本。
“英格兰吧,我有个助理,她就是这部电影的原型,我说的就是她的故事,挺励志的。”文建凡脑海里又出现了艾丽斯的轮廓。
“你的这帮同学有你,真的是他们的幸运。你知道么?前一阵和香江合拍电影,香江那边的工资和咱们内地的工资完全两个概念,大家心里都不平衡。”常妈也喜欢说关于电影的八卦新闻。
“呵呵,我听说了,那次我去豫省,特意到嵩山去了一趟,还去了周边的寺庙和道观看了看,那些个寺庙和道观都破败得不成样子了。后来我就写了个剧本,罗叔帮我发表的。这次应该是拍我写的那部《少林寺》,对吧?内地演员和香江演员同工不同酬,要是我去当主要演员,却拿着内地的薪资,比香江的配角还不如,对比如此强烈,好像咱们就是三等公民一样,我也不干呐。”文建凡撇了撇嘴,内行人说的都是行里的事,和外行讨论的问题不会在同一个频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