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马坪镇阻击战(第3页)

 这个时代的坦克基本都是汽油发动机,防火性非常差,稍有漏油遇火时就会引燃车体,淮海战役期间,我军在面对国军的“霞飞”坦克时就采取了在阵地前燃烧秸秆堆的方式来克制对方的装甲冲锋。 

 而把壕沟设计成前低后高则是赵骥参考后世中东战争的经验提出的思路,因为坦克在爬坡时会把最薄弱的底盘给露出来,这就给各类原本不能击穿正面装甲的直射武器提供了最理想的射击条件。 

 不仅如此,51旅还把全纵的地雷都集中了起来布置在壕沟后方,倭军不拿命来趟干净了休想过得去。 

 还未见识过这种反坦克战法的谷寿夫根本没拿眼前浅浅的壕沟当回事:“冲上去!哼,就凭这么浅的沟也想阻挡得住战车!” 

 看着越驶越近的倭军坦克,几名战士沉着地伏在地上静静等待,直到对方冲到沟前不到百米时才齐齐把手中的火把掷了进去:“点火!” 

 马坪南临府河,北靠峰子山,中间只有一条非常狭窄的道路可供通行,最窄处不过两百米而已,火势一起,顿时就把道路封了个严严实实。 

 一辆九五式轻型坦克仗着自己良好的越野性一马当先,毫无畏惧地碾过壕沟,然后急轰油门试图翻过壕沟后侧的土坡。 

 炽烈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坦克底盘,终于找到了一处泄露出来的油渍,火苗顺着油迹一路燃进车体内部。 

 就在这辆九五式轻坦的履带刚刚压过土坡时,火苗终于钻进了车体油箱。 

 轰! 

 随着一团巨大的火球冲天而起,这辆九五轻坦剧烈爆炸,仅仅几秒钟之后,大火又燃进了弹药仓,接二连三的殉爆直接把整个炮塔高高抛起,然后又重重砸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