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刘备七入隆中,孔明最后准备(第2页)

 各位兄弟友朋若还相信我刘备的识人之明与用人之诚,便莫要再劝。待我求得孔明,自见分晓!” 

 刘备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但都不大愿意跟刘备去了。 

 刘备也不介意,他理解属下的情绪。 

 这次,他将新野樊城托付给徐庶等人,自己带上刘封关平二将,准备七入隆中,去请孔明! 

 …… 

 此时此刻,寒冬已尽,正值早春。 

 诸葛亮确实回到了隆中。 

 此时的隆中,已旧貌换新颜。 

 精美的栏杆环绕四周,崭新的屋舍在春光下显得格外宁静,朱红色的门窗透着古朴而典雅的光辉,庭院中的青石小径蜿蜒曲折,小溪水潭,凉亭步廊,布局考究,真乃绝妙雅致之地。 

 看到此时的茅庐,诸葛亮苦笑着摇摇头: 

 “主公啊,此地我又不能久住,你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闭上眼,又想起刘备的样子,心中又泛起无尽的愧疚和感动! 

 皇叔待我如此,我若不能助其恢复汉室,真有负皇叔的知遇之恩! 

 接着,他要将家中之事做最后的安排。 

 这时候,周不疑暂时作别了诸葛亮,去武陵见舅父刘先,说明此次北行见闻。 

 诸葛亮也要说服黄承彦带着家眷去江陵,此事不难,他前番已做妥当安排。 

 然后,说服二姐一家也一并去江陵。 

 倘若能躲过荆州之劫,二姐夫庞山民便不会被曹军所得,其归顺刘皇叔自然也水到渠成。 

 庞山民之才虽不及庞统,但亦善于处理民生诸事,精通规划田亩开垦,可治百里之地。 

 是刘皇叔正需要的中高层人才骨干。 

 庞山民既归顺刘皇叔,孟公威,石广元自然也跑不了。 

 此时此刻,他们都在观望。 

 看曹公能否速下荆州,看刘景升能否坚守基业,亦看刘皇叔能否扭转乾坤。 

 当然,大家也都互相看着别人的选择,以做参考。 

 诸葛亮为此特地拜访二姐夫庞山民。 

 庞山民的意思非常明确:“不如暂且蛰伏于乡野,等待时机。而后凭借才学以持家族之安,至于举家逃难之事,还是牵扯太大,容慎重而行。” 

 听闻此话,诸葛亮嘲弄的一笑:“荆北为四战之地,怎允你蛰伏?为保家安,当南迁油江或荆南四郡为妙,若嫌地界偏远,去江陵也可。今若不走,待大战将至,恐难脱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