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心智对弈,周不疑算破曹操权谋(第2页)

 

这也是刘循最担忧之事。

 

费观问道:“公子暂安,主公临行时如何吩咐?”

 

刘循叹道:“父亲临走曾言,其若不归,断不可开城,然……”

 

显然,此时刘循亦不知何措。

 

真把刘璋安排到城下,以其命相逼其开城,他开是不开?

 

此时大家也都没了主意。

 

这时,费祎又上前一步:“大公子,我等虽无良策,然近见一人,乃皇叔女婿、诸葛高弟,荆襄素称神童者周不疑也。或可问计于他。”

 

刘循急迫道:“快请先生入堂。”

 

很快,周不疑款步入堂,拱手施礼:“周不疑见过大公子。”

 

刘循叹息,请求道:“今家父为孟德所制,料先生已知之。念及刘氏姻亲之谊,敢问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周不疑看了一眼左右文臣武将,心中已有计较。

 

现在刘循最担心的乃是曹操将刘璋押城下,逼其开城投降。

 

然而,周不疑却知道,曹操绝不会这么做。

 

不是曹操不想夺益州。

 

也不是曹操不知道,这是夺益州最简单的方法。

 

但曹操绝对有着更深层的考量。

 

因为他一旦这么做了。

 

将面临两种结果。

 

其一,刘璋哭着请儿子开城门。

 

其二,刘璋拼死表达态度,让儿子不许开门。

 

刘璋会怎么做?

以刘璋的个性,选一的可能性更大。

 

但选一,刘循就一定会开门吗?

 

未必。

 

昔既有言善待刘璋,若于城下逼其子献城,则曹操所承诺亦难取信。

 

既然承诺难信。

 

我开了,你杀我父子家小,屠城了又能如何?

 

就算刘循舍不得父亲受苦,开了城门。

 

曹操还是违背了承诺,名义上欺负了人家厚道人。

 

让益州士族如何看待?

 

若选二,曹操将面临刘循率成都文武的拼死抵抗。

 

纵得成都。

 

亦失人心。

 

故而,无论刘璋选一还是二,曹操都会失去益州士族和文武的支持。

 

这样一来,曹操就一定不会让刘璋出现在刘循的面前。

 

他应该会以一种怀柔的方式,逼刘循就范。

 

比如,以刘璋的名义写信告诉刘循,开城迎请曹公。

 

而后,许刘循高官厚爵,名义善待,却软禁于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