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刘璋死讯,曹操欲斩曹子廉

汉中夜空星子点点,远处山峦如墨勾影。

 

山下设营处灯火荧荧,乃曹军驻兵之师。

 

四野幽旷,唯天地与星营对坐无言。

 

南郑城头,诸葛亮坐在胡椅之上,羽扇叩在胸口,遥望着敌营与星空,良久不言。

 

忽然,西南边一道光亮闪过。

 

他蓦然举头,正见一颗流星划过长空,坠落在巴山之阴。

 

诸葛亮的眉头一紧,又长叹了一口气。

 

刘季玉啊,虽有暗弱之名,终究不辱父辈勇烈……

 

诸葛亮又感慨,梦中刘璋乃入主公之营,锦衣玉食供其终老。

 

今生或却早亡于此。

 

不过没办法。

 

本可佐主公以调停之师入川,却未曾想途生变故。

 

张松入曹营献图成功,刘璋选择附曹,打乱了他原本周详的计划。

 

不过,对诸葛亮来说。

 

纵生变故,亦在其掌控之中。

 

只可惜了刘季玉。

 

未能得见三兴大汉之日。

 

诸葛亮也算到了:纵然刘璋附曹,曹操亦会杀死刘璋,但不会轻易杀死刘璋。

 

他或许会将刘璋带至汉中之地,然后嫁祸于我军。

 

这对曹操来说,是最有利的决策。

 

那么,诸葛亮采取了什么反制之措了么?

 

譬如,令赵云或者马超埋伏于某处,以求救刘璋得归?

 

没有。

 

他什么都没有做。

 

他了解曹操。

 

他明白,曹操心思缜密,计谋深远,岂能不加设防?

 

他盼的就是我带兵相救。

 

而带兵相救之时,也正是杀死刘璋最佳时机。

 

毕竟作为押送一方,想在乱军众借故杀死人质,可比想从敌人手中解救人质出困厄的难度要简单得多了。

 

曹操,一定会做足了准备。

 

诸葛亮是理智的。

 

他不能使赵云、马超担弑杀刘璋的风险,令主公负暗害同宗之咎,以成救刘璋此等地狱般的任务。

 

什么都不做,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诸葛亮紧闭南郑城门,不出一兵一卒,就为于此。

 

那么,什么都不做,曹操就不会嫁祸了么?

 

同样会。

 

但这样,曹操嫁祸的难度就变高了。

 

只能以其军伪作我军,行刺杀之举。

 

而我安守南郑,数月按甲不出,城郭静默数月未有动静。

 

又怎会突行刺杀刘璋之举?

 

此消息亦必然传到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