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诸葛亮兵囤祁山堡,邢道荣狼狈溃卤城

刘备正思量如何是好?

 

法正淡淡一笑,又给出一免计。

 

“主公,可遣一将率残军,执破旗,着残甲,缓行于道,伪作败逃之师自大路归营。敌军见状,必引兵来迎,反擒迎军,如此可探其伏兵所在。”

 

刘备想起前世庞统,不禁摇摇头:“此将岂不甚危?”

 

恰在此时,张任抱拳一揖:“末将张任,愿未做残军,为主公前驱探路……”

 

刘备是真的担心:“张将军,此行或有危险?”

 

张任呵呵一笑:“昔樊哙持剑盾入鸿门宴,虽刀光环伺,犹能瞋目叱项王。末将虽不才,愿效此等壮士,为主公前驱。况且,纵前路有伏兵千重,我自熟悉地形,相较于他将,断不会入伏遭擒!”

 

因前世之故,刘备对张任本无太深的感情。

 

但今见张任如此,不由得深深欣赏和喜爱。

 

他也知道,身为降将,张任上无寸功在身,也是着急想要表现。

 

作为主公,也不能一直不给人家表现的机会。

 

想到这,刘备慨然抓住张任的手,认真嘱咐:“那将军可要小心!”

 

张任不得抱拳,只道了一声:“遵命!”

 

刘备仍怀忧色,复言:“纵令此役未竟,亦毋须强为,能全师而返,亦是幸事。”

 

张任纳闷。

 

凡为人主,乃谓慈不掌兵,多令臣死战以竟事,玄德公何为此般仁厚恤下?

 

难怪那么多人追随。

 

然此般做派,莫非不令军旅之执行力锐减耶?

 

张任觉得,至少他自己只感皇叔厚德,非但不会折损半点执行力,还愿以士相报。

 

遂归营准备,伪败军乃探大路。

 

……

 

此时此刻,诸葛亮大军正浩浩荡荡往祁山而去。

 

走在熟悉的道路上,虽有跋涉,心境亦大不相同。

 

麾下首席大将张飞、副将为马休、马铁、邢道荣、张卫、杨阜、姜叙等将。

 

沿途并无敌军相阻。

 

诸葛亮明白,曹仁做出了稳妥的选择,他选择固守阳平关,为曹操坚守退归之路。

 

那么,身处凉州的夏侯渊,你又该作何选择?

 

是全力拱卫长安,而留凉州于我,亦或固守凉州之境,使我得入长安之机?

 

大军行了一个月,乃入祁山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