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彭羕勇而敢猜,元让濒临绝望(第2页)

“嘡啷!”

 

夏侯惇宝剑落地。

 

左手也松开了彭羕的领子。

 

他含着泪缓缓言道:

 

“先生请直言,何以判断孟德已死于非命焉?”

 

彭羕缓了缓神,拾起宝剑,递还给夏侯惇。

 

夏侯惇接过了宝剑,收入鞘中。

 

彭羕叹了口气:“将军,今三周之地,已遍探矣,皆无丞相音讯。若西行远涉,乃万仞高岭,绝非丞相去处……若丞相在此,早会差人寻联君侯,又何至于此?”

 

彭羕说得很有道理。

 

曹操若在,应该会派人联络于他。

 

可如今俱无消息。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曹操去了西边的万仞高岭?

 

夏侯惇认为,绝无此等可能。

 

因为那里并非归凉之途……

 

等等!

 

夏侯惇好像想到了什么: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丞相为避马超,故而绕路而行?”

彭羕无奈叹气:“君侯可知,高岭通往何处?”

 

“何……何处?”

 

“发羌所居,黄土高阜也!”

 

“啊?”

 

夏侯惇自知,那里是荒陬万里,人迹罕至,风沙酷烈之地。

 

中原诸侯,无人觊觎那里。

 

丞相就算是要躲避马超,亦无必要躲向那里。

 

你看看咱们,在西平之地盘桓至此,仍未被马超之军再袭。

 

何故南辕北辙,奔逃那般之远?

 

此非自送绝路耶?

 

但至此时,夏侯惇仍然不愿放弃最后的希望。

 

“汝既言丞相已薨,然何不见其尸?”

 

夏侯惇已做好了决定。

 

若曹操真死于这场沙暴,他也要寻找到曹操的尸体,以带回许都安葬。

 

对自己,对曹家,对天下也算有个交待。

 

而彭羕接下来的话,恰好打消了他的决定。

 

“君侯可知,马超素谙凉州地利,既已克捷,何以不乘胜而进,反至此杳无踪迹耶?”

 

这正是夏侯惇疑惑之事。

 

按常理,马超既经此大胜,纵避沙暴,今沙暴已息数日,夏侯惇于西平大张旗鼓寻曹操亦有数日,何以马超竟杳无踪迹?

 

令人想不通,完全没有道理。

 

但在彭羕看来,只有一种可能。

 

“马超之志,唯在丞相耳!倘若丞相未被其所获,他自会再引兵寻之,哪怕翻遍西平之地,也要寻得丞相;然……倘丞相已为其所害,或为其所执,则……则其再无引兵至此之必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