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诸葛守凉州,彭羕劝夏侯

河西走廊,实为中原连通西域的咽喉商道。

 

然此地地势狭长,南有发羌盘踞,北为匈奴所驻,诸多游牧部族环伺其间,商旅往来时遭胡人劫掠,安危难卜。

 

为护行商周全、保丝路通畅,汉帝遂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凡沿途可通南北之要道,皆筑高峻关隘,屯驻精锐之师严加戍卫。

 

由此,这条贯通东西的商路方得长治久安,商旅往来无阻。

 

所以,要想防卫好这些关隘,禁胡军进入,并非难事。

 

只因西凉经营多年,早为防备羌胡劫掠立下一套成熟的应急之策——

 

每座关隘皆有精锐将士镇守,另设护卫大军屯于中枢要地以为策应。

 

一旦关隘遇袭,讯息立传,大军便疾驰而援。

 

须知胡人马匹纵能攀山越岭,怎及汉军循平坦驿道行军迅捷?

 

更何况汉军早有烽火台传讯之利,讯息往来如风。

 

如此一来,外敌若想突破汉军防线,无异于登天也。

 

所以,曹操必难安归。

 

既如此,诸葛亮更是有把握将曹操之死传至千里之外。

 

待此消息传至许都,又会发生什么,那就太让人期待了。

 

于是,武威全城上下,张灯结彩。

 

那曹操有违天道,乃被天谴,竟死于百年不遇的沙暴之中。

 

其麾下部众亦伤亡惨重,如今连他的尸身都已被人寻获。

 

当然,这尸首是假的。

 

诸葛亮治理凉州期间,遇有豪强乱军掳掠百姓,为正国法威严,皆擒而治罪,依法处决。

 

要寻一个与曹操身形相貌相近之人,并不算难。

 

只是此人不宜与百姓照面,稍作露相便好。

 

毕竟尸身腐烂多日,又经山鹰啃啄,面相早难入目,更难让人辨出真伪。

 

事后,当以礼安葬。

 

曹操名义上曾为大汉丞相,纵使死于敌营,葬礼亦不可太过寒酸。

 

很快,消息传到了夏侯惇的耳朵里。

 

夏侯惇方知,难怪多日未见丞相尸身,原来竟为孔明所夺?

 

那为何这么多日,诸葛亮才行此葬礼之事?

 

人家解释的也很明白。

 

事关重大。

 

得花很多时间,以确认是不是曹操的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