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荀彧的绝境之计(第2页)

致刘备虎入山林,再难钳制。

 

此后,刘备用他特殊的权术,笼络大量忠义之士,为其所用。

 

假借匡扶汉室之名,作乱于南方。

 

可再后来,曹公数次欺辱皇帝,显其僭越之志。

 

反观刘备,却始终恪守着臣子之本,竟未有一丝有违臣道之举。

 

他装到了现在,装到横跨四州,装到天下士子俱交口称赞。

 

是刘备伪装的能力太好,还是他本来就是那个样子。

 

这让荀彧也陷入了沉思。

 

想到刘备,荀彧又想到徐庶、庞统、还有诸葛亮。

 

论智谋之深远,荀彧谦谨的自认为不如此三人。

 

难道,他们都没看出刘备的虚伪?

 

就算是张辽袁涣等,提到刘备亦是赞不绝口。

 

难道说,刘备确实以仁义为本,是古往今来最与众不同的政治家?

 

他真的能做到怀仁德以聚士,秉忠信而兴邦?

至少目前来看,他一直在朝着那个目标不懈的努力。

 

想到了诸葛亮,他又想到诸葛亮给他的那封信。

 

信中的只言片语,他感受到诸葛亮的另一个隐含的意思。

 

乘风归南,是说他个人乘风归南,还是共挟陛下到荆州之地?

 

他觉得诸葛亮两个层面都有这个意思。

 

他自己归南,自可得刘备礼遇。

 

可带皇帝归南,不怕荆蜀士族站队两端,剥离刘备的权柄?

 

可看样子,诸葛亮似乎还真的不怕。

 

那他是有僭越之心,故意以刘协分割刘备权柄?

 

荀彧又觉得,诸葛亮绝非此等用意。

 

可倘若汉帝真入荆蜀,又当如何?

 

闭上眼,荀彧脑补出这样一个画面。

 

刘备领文武百官迎候汉帝归来,而后举扶汉大旗,联天下义士,共伐江北。

 

若得此时,汉帝又会如何做?

 

坐实汉室正统的同时,封刘备为护国大将军。

 

自己坐镇都城,统领百官,继续当大汉的皇帝?

 

亦或是,自知才薄能拙,当即昭告天下,愿将汉室地位禅让给刘皇叔,以此保汉祚绵延长久?

 

荀彧把自己代入了汉帝。

 

他觉得,如果是个睿智而有眼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