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曹丕夺嗣子,夜会寻破局
其实,于曹丕而言。
曹冲的提议不仅仅为他寻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继承人。
还为他提供了一个新的破局思路。
倘若刘康在,便扶刘康为帝。
倘若刘康不在,亦可于刘家宗室中找一个幼童以暂承皇位。
如此一来,在名义与法理上,他便能始终以大汉忠臣自居。
既保全了“尊汉”的虚名,又可缓解当前巨大的政治压力,使他得以喘息。
当然,天子自刎于高台。
百官亲眼所见。
这逼死天子的黑点他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
但终归是权宜之计下的无奈之选。
曹丕几乎派出了所有的亲信,终于得到了刘康的消息。
此时的刘康,被豢养于许都一处名为“南阳侯府”的僻静府邸之中。
所谓的南阳侯府,其实就是个大号的民宅。
除了刘康,里面还住着四个人,一共是老幼五人。
他们依靠朝廷发放的“俸禄”与“口粮”生活。
这俸禄虽按宗室规制发放,并不是很多。
每月几石粟米、几贯银钱,些许布帛。
足够老幼五人果腹御寒,生计无忧。
却无多余银钱积攒家底或图谋他途。
但亦比寻常百姓生活富裕一些。
曹丕看着眼前这个畏畏缩缩,眉眼低垂、怯生生不敢抬头的孩童,冷然一笑。
哼,曾经刘协不也是如此?
他还不是于高台上做那愚蠢的自刎之举,陷孤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中?
这次,孤断然不会允其半点机会。
十三岁的刘康微有些虚胖,个子不是很高,甚至比同龄人还要矮一些。
单看外貌,绝无半点帝王气场而言。
曹丕俯下身,拍拍刘康的肩膀。
“你就是刘康?”
刘康紧张的一拱手:“回魏王,正是……”
曹丕看向三个女人和一个老汉:“他们是你的什么人?”
刘康吭哧半天,小声缓慢的回答道:“我的姨娘,还有奶娘,姐姐,还有伯伯……”
曹丕嫌他说话费劲,问及左右。
侍卫早已调查清楚。
“回禀魏王,一妇乃刘康姨娘,系其母之妹。昔刘康母临终托孤,姨娘遂矢志不嫁,抚育至今,刘康对其敬若亲长。另一妇为乳母,刘康亦视如亲母。老丈乃乳母之夫,早年曾为刘府侍卫,自刘康父母亡故后,夫妻二人便专一照料其生计。尚有一女,乃乳母与老丈所出,刘康以‘姐姐’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