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满地是菠萝
第486章 曹丕生忧虑,荀彧往成都(第2页)
曹丕的意思很隐晦,他早已对曹休下令,乃让其死在半路。
可反诬为刘廙张泉等所害。
然而,这一下,又为司马懿提个醒。
他皱眉沉思片刻,又道:
“王上,倘若我们未追得四子,他们当去何处?”
“先生何意?”
“陛下,我也有个担心,我担心他们携此四子去找刘备。而后,让刘备扶一子为帝,或者……”
曹丕心中也油然生出一股不祥的预感。
“或者……什么?”
“或匿藏密诏,奉刘备为帝!”
此语一出,满室皆静。
因为以常理之见,皇帝下诏,必择其一子,诏大臣辅佐。
直接命皇叔继承大统,太过违逆祖制,也太过荒唐无稽。
然而,当你细细思之,又会觉得甚为合理。
因为,在刘协的出发点,其既自戮于高台,乃愿以死之名,换汉祚长久。
那么,当今之局,究竟是将皇位传于己之诸子,更易保汉室长久?亦或是直接将皇位让与刘备,使其名正言顺登基称帝,反倒更能维系国祚绵延?
若是寻常帝王,当选前者,但若无半点自私之心,那必然是后者。
当下刘备雄踞四州之地,足以与曹魏分庭抗礼。
他麾下谋士无计,战将如云,合四州兵马已有数十万之众。
他是宗亲子弟中功劳最著者,权势最盛者,亦是名声最佳者。
说起来,现在的刘备距离皇帝,仅就只差个名分。
若得帝传位之诏,必然会获得天下人的认同。
汉室得以延续的机会自然也就更大一些。
所以,若得有帝诏,必是传位刘备的机会更大些。
曹丕恨恨的闭目捶案:
“哎,既知如此,却又当如何?”
司马懿抬眸看向曹丕,目光锐利如锋,沉声道:“倘若一击能使刘备根基尽损,再无翻身之力,则天下必属魏王也!”
此言正中曹丕心事。
若刘备势力真能就此覆灭,江东孙权孤掌难鸣,自难成抗衡之局,若非被消灭,亦迟早亦会归于麾下。
届时天下尽入囊中,再择机登基开创新朝,那些“逼主”“篡汉”的旧议黑点,自会随天命所归的定局渐被世人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