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太史慈出兵江陵地,周瑜再攻合淝城(第2页)
孙绍无奈,只好抱拳:“侄儿明白!”
太史慈走后,庞统作别吴国太,欲再东行去告知鲁肃。
而此时,坐镇凤山监的鲁肃尚不闻江陵之变。
毕竟孙权未入江陵时,庞统就跑出来了。
鲁肃却感蹊跷,发数信与吴主。
今关羽再伐宛城,公瑾二征合淝,此正军国多事、内外需协之时,主公不坐镇后方,调度粮草军械,却远赴豫章,究竟为何?
当然,鲁肃不能将话说得这么直白。
但还是用委婉的语言表达了以上含义。
然孙权却无片牍回信。
无奈之下,只得依周瑜调度兵马,供给所需。
而此时,周瑜计策得逞,合淝城防再度发生变化。
没错,蒋济终得周瑜写给孙辅的信件,孙辅自然也收到了。
周瑜自不信单凭一信就能说动孙辅,但再加上蒋济的助力,那结果可就不好说了。
从孙辅的角度看来。
早先随兄叛出东吴,非不忠于孙氏,乃因与孙权有隙。
入北之后,曹操甚为礼遇,待若宗室。
他和孙贲感念曹操的知遇之恩,自对曹操充满了敬意与信任。
对曹操诸子中,因曹彰之妻乃孙贲之女,故而与曹彰关系最近。
另外,曹植之妻崔氏,为东西曹掾属崔琰之女,因为衣绣违制,被曹操赐死。
曹操为彰优宠,便以孙辅之女许配曹植为妻,亦与曹植近故。
故而当时孙氏之荣宠于曹营仅次于夏侯。
然而,那都是之前。
随着曹操、曹彰俱殒命黄沙,曹植亦仓惶下狱,曹丕独揽大权。
孙氏于曹家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但出于对曹操的旧恩,宁死守合淝,并未有出逃之意。
然周瑜的信似乎给他指了另一条明路。
孙绍为孙策之子,江东正嗣,又得太史慈相护,投奔于他未为不忠。
然话又道来,今太史慈与刘备乃同心之契,而关羽实为杀兄直接元凶。
他终难接受奔长沙而与关羽共事一处。
于是咬咬牙,撕毁信件,欲报曹操之恩,死守合淝。
然而,从蒋济的角度看这封信却并非如此。
他觉得,孙辅有十足理由在此时叛魏归南,重归孙绍麾下。
但他并未声张,毕竟合淝之地,孙辅为主将,己为副将,终究难以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