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满地是菠萝
第528章 江陵城中,布局之人(第2页)
而后,孙权又想到刘备。
不知刘备现在是否知道此事,他现在正在征伐长安,也不知到了什么程度。
若几欲夺下长安,其必弃关羽。
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若其知道消息时,却未有夺下长安之可能,刘备又会如何做呢?
依孤对刘备的了解,其必是进退两难,却仍会偏重于所谓的“匡扶大业”。
他嘴上定会高呼“救云长”,然暗中必作此盘算:若弃长安而回援,此前兵马损耗、粮草耗费皆付之东流;
若留重兵攻长安,仅遣少量兵力往救关羽,则既全“桃园兄弟”之名节,又不至错失夺长安的契机。
他若这般计较,驰援之兵不过杯水车薪,关羽救不得,长安亦未必能克,到头来终究是顾此失彼,两头空耗!
必沦为三家最弱者。
那么,会不会还有一种可能。
就是刘备为夺回荆州,不顾一切与孤为敌?
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若那时,刘备必拢兵誓师,诀别亲眷。
倾尽蜀地精锐,水陆并进奔袭荆州,摆出与孤不死不休的架势。
而到那时,吕绾便成了孤绝地翻盘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既如此,孤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
许都,王城。
司马懿终献渔翁之计。
“魏王,臣愿领兵南下,沿赤壁过濡须。若胜,可趁势破吴营、逼江东,为我大魏拓土掠地;若不胜,亦可驻江夏赤壁,得俯瞰两国之势;若得两军激烈交战之时,则可寻隙出奇,将两支军队皆一网打尽!”
而面对司马懿的请命,曹丕的第一反应是:“仲达竟通领兵?”
司马懿亦惭愧的笑了笑:“臣素以谋事侍魏王,领兵之事确非所长。然今观孙刘相斗,局势分明,臣虽不才,亦愿凭此天时地利,为魏王一试。若得功成,则天下已定!”
“倘若你这一去,孙刘再度结盟,又当如何?”
“若非两军激战至难分难解,臣断不会贸然领兵现身乱局。只诱关羽亡于吴手,使孙刘再无结盟可能。”
“这局势……已经够乱了。”
司马懿淡然一笑:“那就不妨让它再乱一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