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得崔钧可守襄阳,逢鲁肃沿江夜谈(第2页)

自今日起,臣愿随陛下左右,效犬马之劳,为兴复汉室竭尽心力,虽死无憾!”

刘备闻言欣喜不已:“既如此,可烦先生佐吴懿将军驻守襄阳,以防朕出兵东吴时,魏军过江来犯。”

崔钧抱拳领命:“臣遵陛下诏令!不负陛下所托!”

刘备感慨,得崔钧相助,吴懿必可安守。

而后,刘备让刘琦引崔钧与吴懿相见。

刘备本该回帐歇息,养足精神以备明日出征。

却忽地念起远在前线的关羽与张飞,胸中牵挂难平。

他遂唤来陈到,沉声道:“劳烦叔至随我往江边一观。”

二人未带多余侍从,只携数名亲卫,踏着暮色来至江边。

刘备凭岸而立,衣袍被江风卷得微微起伏。

月光洒下,他望着江面粼粼的波光,仿佛能看见云长提刀驾舟、三弟横矛冲锋的身影。

喉间不自觉发紧:“云长困于汉水,三弟沿江驰援,这江水一路东去,却不知能否捎去朕的惦念……”

陈到亦感怀:“陛下,二位将军久经战阵,身旁俱有高士相佐,当不会有事。”

刘备想起徐庶与蒯越,眉头稍展:“愿遂将军之言。”

正这时,刘备遥见远处江边立着一人。

那人身披素色儒衫,立于江风之中,身形清瘦却挺拔,目光亦望着东流江水,周身并无侍从相随,只孤身静立。

“是鲁子敬。”

陈到警惕起来:“他这是要做什么?”

刘备却摆摆手:“子敬乃正人君子,不必妄猜。”

于是,大步走过去,朗声道:“子敬公,不归帐入眠,何以孤身立此江头,伴这寒水夜风?”

鲁肃见刘备,赶紧躬身相拜:“参见陛下。”

“不必了。”

说话间,刘备亦站在鲁肃身旁,与他同望江水。

“不瞒陛下,臣惜吴侯,本为国戚,却不听臣言,故行错举,以至于陷东吴于不义之境……”

按说,鲁肃此言,颇有顾念旧主的贰臣之态。

但刘备知道,鲁肃能当着他的面说出此言,说明他是真的信任自己,故而袒露心扉,毫无保留。

这种信任,才是真的信任。

更何况在刘备心中,对孙权始终存着几分惋惜。

诚然,前世孙权遣吕蒙白衣渡江,暗袭荆州,致使云长兵败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