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三个第一次,镇国公驾到(第3页)

 “恩师未到,三位先生可以先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朱允炆话音一落,三人只是对视一眼,就开始思考了起来。

 紧接着,方孝孺就一本正经的行礼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陛下的年号,当为‘孝文’。”

 朱允炆默念这二字之后,又看向方孝孺道:“还请先生细说。”

 方孝孺点头道:“太祖高皇帝的年号是‘洪武’,因为高皇帝是马上得天下,也是以武定天下。”

 “可是,洪武一朝连年兴兵北伐,国力消耗巨大,百姓早已不堪重负。”

 “现如今,陛下当朝,应该收敛兵道,弘扬文治。”

 “孝文二字,既表达了大明以孝治国的根本,又向百姓传达了陛下兴文抑武,广施仁政的意愿。”

 “如此一来,陛下也可大获民心!”

 方孝孺话音一落,黄子澄和齐泰也表示赞同不说,还夸赞起了方孝孺的才思。

 朱允炆见三人意见统一,也跟着点头道:“方先生言之有理。”

 “等恩师到来之后,想必恩师也会同意!”

 朱允炆话音一落,朱元璋当即就大声反驳道:“孝文个屁!”

 “咱啥时候连年兴兵了?”

 “咱怎么就让百姓不堪重负了?”

 “咱明明最重视的,就是老百姓是否可以过安稳日子。”

 “还兴文抑武?”

 “兴文可以,但绝对不能抑武!”

 朱元璋的声音很大,但却没有人可以听到他的声音。

 他看着眼前的三位,之前还被他认定为‘国士’的大臣,第一次有了失望的神色。

 他看着眼前这位,之前还被他认定为‘好大孙’的大明第二代君王,也是第一次有了不满之色。

 不仅如此,他还第一次在想到‘林昊’二字之时,眼里有了期待之色。

 现在的朱元璋,只希望林昊可以否了这方孝孺的狗屁建议。

 也就在朱元璋用那似有期待的目光,看向御书房外之时,外面就传来了洪亮的通报之声。

 “镇国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