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拿皇爷爷开刀,消失的镇国公

朱元璋身处于这空荡荡的大殿,当即就想到了,林昊当初对朱允炆的谏言。

今日的朝会议题,他不是没有第一次听了。

早在朱允炆登基之初,林昊就向朱允炆提过,要他为了还百姓公道,不惜忤逆先皇恩旨,不惜得罪天下佛门。

“咱也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会攫夺这么多的土地。”

“简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不禁开始思索了起来。

他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在外人看来,对他朱元璋恩重如山的寺庙的胃口。

他回去之后,是立即收回恩典,立即打压,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想了半天之后,他还是决定揣着明白装糊涂。

原因无他,

只因为不论是在天下百姓看来,还是天下佛门看来,寺庙对他朱元璋都恩同再造。

尽管在他自己看来,他在寺庙里不是正在挑水,就是正在挑水的路上,可在天下百姓和天下佛门看来,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没有办法,他只有揣着明白装糊涂,只有寄希望于后世之君,替他收拾这个残局!

“如此想来,他林昊在这个建议,还真就是为了允炆好,为了大明第二位皇帝好。”

“好!”

“咱就瞪大眼睛看看,百姓们会不会发自肺腑的高呼一声‘皇帝陛下万岁’!”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他面前的场景,就再次发生了转换。

御书房之内,

朱允炆正坐于龙椅之上,方孝孺和黄子澄以及齐泰三人,侧坐于龙椅之下,右侧的文官三把交椅。

至于魏国公徐辉祖和曹国公李景隆二人,则分别坐在左侧的武官第二和三把交椅。

至于那靠近皇位的左侧第一把交椅,则空空如也!

朱元璋知道这是谁的位置,既然这人不来,那就属于他这个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了。

也就在朱元璋入座之后,太监们就端上茶盏而来,给五位参与内朝的重臣一人送上一杯香茶。

“谢陛下!”

朱允炆点了点头后,就一脸和善的说道:“这是今年的新茶,还是师父的茶庄产的。”

“正事先不急,大家尝尝。”

五人先后品茶,也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没办法品茶的朱元璋,只是闻一闻这划过他鼻尖的茶香,就知道他们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虽然有那么点给他林昊面子的成分在,但这茶也是真的好。

“这个林昊,什么赚钱的行当不做?”

“竟然还开起茶庄了还?”

“......”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朱允炆又一边喝茶,一边满脸幸福的说道:“师父以前那么不待见朕,可自从朕登基之后,他就变了。”

“这可是最好的母树产的茶,比他喝的还好。”

“他把最好的都给了朕啊!”

“只是朕一直想不通,他为什么会说,他以前各种嫌弃朕,不待见朕,甚至在皇爷爷那里反对朕,都是为了保护朕!”

说到这里,朱允炆脸上的幸福之色,就肉眼可见的消散了。

就朱允炆此刻的微表情来看,朱元璋并不觉得是朱允炆不相信林昊的这番说辞,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怎么能是为了保护他呢?

别说是年轻的朱允炆了!

就连他这个自认为,他虽为人上人,但也当过人下人,还走过南闯过北的,见多识广之人,都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之前的各种为难,怎么就能说是为了保护他朱允炆呢?

实在是想不通这个问题的朱元璋,就在朱允炆的脸上,看到了‘心存芥蒂’四个字。

“这个林昊,明明就是个没有正式入道的假道士,却非要学牛鼻子老道,说话不说全了。”

“还怕泄露天机,遭天谴,还是怎么的?”

“......”

也就在朱元璋暗自埋怨林昊之时,朱允炆就再次恢复一脸和善,并看向正一脸担忧的看着他的方孝孺等人。

只是在此之前,他却清楚的看见,朱允炆在恢复一脸和善,面对他们之前,用似有埋怨,甚至还可以说是似有‘嫉妒’的目光,看了一眼北平府的方向。

尽管这样的细节,只是转瞬即逝一般的存在,但他朱元璋作为一个局外的‘职业观众’,还是能‘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