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完整的凤阳歌,终于出手了(第3页)

李景隆只是随手一挥,就向身边的副将下令道:“围起来,未经黄子澄大人允许,不得放任何一个僧侣进出。”

副将先是点了点头,紧接着就开口问道:“进都不可以吗?”

李景隆只是眼珠子那么一转,就赶忙补充道:“许进,不许出!”

“是!”

副将话音一落,就赶紧安排去。

片刻之后,一千精骑就以百人为单位,分成十个小队。

四个小队留在原地,一百骑兵下马,以长矛兵之姿,列队两边,一百骑兵以长矛兵之姿,直面‘明龙寺’的大门。

另外两百骑兵,则分别以弓箭手和火铳手之姿,时刻准备着。

至于剩下的六个骑兵小队,则或分散四周,或堵住后门。

如此明目张胆的排兵布阵,如此响亮的盔甲擦碰声、马蹄声、脚步声,不仅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和商旅聚集于此,也让里面的僧侣炸开了锅。

朱元璋站在李景隆的边上,看着这座位于凤阳县城以北,中都古城之内,凤凰山日精峰之下巍峨寺院,当即就明白老天爷是要来看什么了。

朱元璋的眼里,是一座四根通天立柱,所立起来的豪华牌楼。

仅是看一眼这牌楼,就足以彰显‘皇家寺院’的分量。

而这牌楼正中的牌匾,不仅上书‘明龙寺’三个字,还有他朱元璋的落款和私章印刻。

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自然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牌匾。

可这上面的字迹,又足以证明这的确是他所写。

很明显,这就是他在洪武六年之后的,未来的某一年里所写。

“要动手了吗?”

“好!”

“咱就先看看,动了这手,这些百姓会不会发自肺腑的高呼‘建文皇帝陛下万岁’!”

“......”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他们的调兵就已基本完成。

至此,他们已经对这座朱元璋恩赐的‘皇家寺院’,形成了包围之势。

片刻之后,一辆马车就来到了李景隆的身边。

从马车上下来的人,正是身穿朝服正装,背负黄稠包袱的黄子澄。

什么样的包袱,需要黄稠包裹,还要朝廷命官正装来送?

必定是针对性极强的圣旨诏书!

“曹国公啊!”

“你跑得太快了,也不等等我。”

黄子澄上喘着气埋怨道。

李景隆淡笑道:“黄大人见谅,兵贵神速嘛!”

“今天,你这位钦差大臣是主角,我们就是给你撑场面的打手,一切但凭黄大人做主。”

黄子澄不好意思一笑道:“曹国公哪里话,都是给陛下办差罢了。”

也就在他们二人相互客套之时,这座巍峨寺院的大门,就如城门开启一般,发出轴承转动之声。

随着大门的打开,所有人也都齐齐看了过去。

首先出来的,并不是说得上话的主持或长老,而是人高马大,肌肉明显,还面如‘怒目金刚’的武僧。

近百名手持棍棒的武僧,列阵于两边之后,才有一位身披大红袈裟,看似得道高僧的大僧走了出来。

“阿弥陀佛!”

“佛门清净之地,你们如此兴师动众,所为何事?”

这名大僧,看着如此‘强悍’的场面,也面如止水不说,甚至还有点目空一切的意思。

黄子澄也没有立即答话,他只是立即看向李景隆。

他在得到李景隆肯定的眼神之后,就昂首挺胸,且大步流星的向大僧走去。

所有人的眼里,黄子澄直面大僧,目光如炬且一脸严肃的说道:“大师所言甚是,可佛门虽为清净之地,但也建于我大明的国土之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你这清净之地,是我皇之土,你这受戒之僧,亦是我皇之臣。”

“本官受命于我皇,乃钦差大臣,前来代皇宣旨,大师理应礼待。”

“你让这么多武僧出来,恐有大不敬之嫌啊!”

黄子澄话音一落,一张稍微憨态可掬的脸上,只是眼睛那么一眯,当即就有了一抹让人胆寒的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