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朱元璋的兄弟,大人才啊!(第3页)
“建文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听到这虽然苍老,但又苍老得有些不自然的声音之后,瞬间看向了百姓之中,第一个振臂高呼的老人。
他发现这位老人虽然似有伛偻,且头发花白,还留有长须,但眼神和脸型却极为熟悉。
也就在朱元璋把注意力集中他的身上之时,早已聚集在此的上万百姓,就振臂高呼了起来。
“建文皇帝陛下,圣明!”
“建文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霎时间,建文皇帝圣明和建文皇帝万岁的声浪,就让这明龙寺后面的凤凰山上的飞禽振飞,走兽惊嚎了起来。
而这名话事大僧和上百人高马大的武僧,也一下子变成了话都不敢说的蔫茄子。
站在马车顶上的朱元璋,以居高临下之姿,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直接就欣慰的笑了。
“人才啊!”
“不得不说,让这个黄子澄成为辅臣,是有道理的。”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就又想到了另一个,主导这一切的‘大人才’。
“他做到了!”
“他真的做到了!”
“他林昊所着《大帝成长计划》的第一条‘勇于纠正前人之错,先拿皇爷爷开刀’,真的让咱家大孙,快速获得民心,真的让百姓们发自肺腑的,高呼‘建文皇帝圣明,建文皇帝万岁’啊!”
“难道,咱真的误会他了?”
“他真的是一个忠义俱佳的好兄弟?”
“......”
朱元璋刚想到‘林昊’二字,就想到了人群之中,第一个高呼万岁的老人。
朱元璋赶紧看过去,只看见这个脸型和眼神都有些像林昊的老人,在那里开心的笑着振臂高呼。
百姓们振臂高呼得越激动,他就越起劲的同时,还越高兴。
可他那激动得快要跳起来的样子,却不是一个七旬老者该有的样子。
或许是他太过高兴,动作太大的缘故,嘴上长须直接就翘了起来。
他忙一手按回那粘贴不牢固的假胡子,一手振臂高呼的同时,艰难的从第一排往后退去。
不久之后,他就彻底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也只是欣慰的笑着说道:“兄弟,你这易容之术,也不怎么样啊!”
“时间还长,看你这样子,最少还有二十年好活头,还有时间练好!”
话音一落,他又当即面露诧异之色。
他自己都不相信,他居然会情不自禁的,叫他一声‘兄弟’?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黄子澄就让精兵把他放了下来。
他走到这名话事大僧的面前,客气且有礼的交代了几句,朱元璋听不到的话。
可他虽然听不到,但也看见黄子澄一边交代,一边指着正在振臂高呼的那么多百姓。
而那名话事大僧在看了看这些百姓之后,就当即后退一步。
他虽然依旧没有叩拜,但也毕恭毕敬的用双手接下了这两道圣旨。
不久之后,随着李景隆的一个‘撤’字,这事就算是办成了。
接下来的事情,朱元璋不看都能知道。
明龙寺作为‘太祖高皇帝’出家之所在,作为皇帝敕封的‘皇家寺院’,都已经做出了表率,天下寺院也自当交回土地和特权。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百姓,也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发自肺腑的高呼‘建文皇帝陛下圣明’。
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就对‘建文一朝’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现在的他,只想去看看他那一直在人群之中,注视着这一切的‘兄弟’在干嘛。
朱元璋刚有这么一个念头,他就直接眼前一黑了。
等他这个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再次恢复视听之时,他就出现在了一个路边茶铺之内。
“小二,”
“来一壶茶,两个茶叶蛋,三碗牛肉面。”
“牛肉面,一碗一碗的来,你看见我碗只剩一半就下锅,看见我吃完,就上下一碗。”
依旧苍老得不自然的声音,再次吸引了刚刚完成‘转场’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