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父爱如山,朱元璋致谢(第3页)
林昊话音刚落,柳如嫣和这个时代的马皇后,就端着徐达最爱的烧鹅,走了过来。
林昊看到烧鹅之后,直接就掰下一个鹅腿。
他用似有追忆的目光,看着徐达的嫡长子徐辉祖道:“辉祖,你吃。”
并不是那么喜欢吃烧鹅的徐辉祖,在接收到林昊的目光之后,当即就学着徐达那看见烧鹅就走不到道的样子,凶猛的吃了起来。
林昊见徐辉祖吃相如徐达,只是淡笑着点了点头,就用尽是追忆之色的目光,看了一眼孝陵的方向。
当然,他仅仅只是看了一眼,就和大家尽情吃喝了起来。
画面之中,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一点。
可身处于画面之外的朱元璋‘朱大观众’,却把这并不怎么起眼的一点,全部尽收眼底。
“谢了!”
“兄,兄弟......”
朱元璋也不知道怎么的,他就是不由自主的道了谢,还叫了林昊一声‘兄弟’。
他不想这么做的,可就像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逼着他这么做似的。
如果非要给这种无形的力量,加一个备注的话,那就只能备注为‘朱元璋那为数不多的良心’吧!
也就在朱元璋声音渐弱的叫了这一声‘兄弟’之时,他头顶上的日月转换与昼夜交替,就再次加快了。
与此同时,他面前的日晷针影顺时针旋转的速度,和身边百官上下朝,以及提灯卫队和宫女太监与他擦身而过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而他面前的画面,再次有了动静。
左边的画面之中,
御书房之内,朱允炆端坐龙椅之后,聆听林昊的讲述。
“洪武一朝,北方的生产,并未恢复,就算是我所在的大同县及周边地区有所发展,但也杯水车薪。”
“所以,国家的税收,一直压在江南地区,尤其是富庶的苏州和松江两府。”
说着,他就拿着户部的制式报表道:“以洪武二十六年为例,仅苏州一地,全年就交了二百八十一万石粮米的土地税。”
“而洪武二十六年,全国的土地税,也不过三千多万石。”
“如果扣除我的执政创收,则是三千万石不到!”
“苏州府的耕作土地,仅仅为全国的八十八分之一。”
“什么是八十八分之一?”
“假如我们有八十八块一样大的地,苏州就仅仅只有一块。”
“可这么点地,却上了全国近十分之一的税!”
“稍微有点天灾,他们就该不堪重负了!”
林昊说到这里,朱允炆就若有所思的说道:“朕明白师父的意思。”
“师父的意思是,现在北方的生产,已经基本上完全恢复,我们可以适当减轻江南农税,适当分配给北方。”
“可是师父有没有想过,朕一旦这么做,南方百姓固然高兴,可北方百姓能高兴吗?”
“虽然早已南北一统,可南北的差异矛盾却从未消除。”
“如果没有这个棘手的问题,我想皇爷爷也不会把问题留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