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给娄晓娥的忠告,系统升级的进度(第2页)

 方别点点头,“嗯,那月经呢,量和颜色怎么样?” 

 方别也才二十多岁,模样年轻俊秀,他问的如此直白,让娄晓娥耳根都红透了,她低下头,细声道: 

 “量比较少,颜色紫黯,有一些结块。” 

 “嗯。”方别嗯了一声算是回应,“张嘴,我看看舌头。” 

 娄晓娥羞意更浓,别说耳根红了,就连雪白的天鹅颈都染上了红晕,不过娄晓娥虽然害羞,但也明白这都是正常的问诊手段,所以还是如方别所言,伸出了舌头。 

 方别看了一眼,“舌苔薄白,脉弦细。” 

 娄晓娥听见方别得出了结论,飞快的收回了舌头。 

 而方别这边倒是没有在意娄晓娥的反应。 

 对于娄晓娥这种症状,方别很快便思索出了治疗的思路,总共四点,补气血,益肾,养肝,止痛。 

 本着这几点,方别给娄晓娥开了一副圣愈汤加味。 

 其中人参,元胡,香附,甘草6克,川芎,白芍10克,当归,阿胶珠12克,黄芪15克,熟地20克。 

 并且在这些药之外,方别额外添加了地骨皮6克,山茱萸和旱莲草分别10克,用来应对娄晓娥的头晕耳鸣这两种症状。 

 娄晓娥接过药方,便脆生生的朝着方别说道:“谢谢您医生。” 

 方别摆了摆手,接着说道:“谢就不必了,你之前应该是没有看过中医吧?” 

 娄晓娥不知道方别的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对,我之前实在是疼得受不了了,就在西医那边开些止疼药,这次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找元医生看一看,不过遇见您,我想应该也一样。” 

 方别点点头,其实不难理解娄晓娥为什么不找中医,而是选择了西医。 

 打从民国那时候起,一些接受过西方教育,自诩开了明智的新派上流阶层就一直号召着废除中医,甚至于把中医说成是愚昧的巫医,只会骗人钱财。 

 要不是有萧老等一众前辈四处奔走,千年传承差点就从此断绝。 

 娄家那么有钱,接触的圈子也就更高,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更愿意去看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