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理中汤

 “有了患者中阳不能内守,元气外越的诊断前提,再综合观察患者面色,眼神,舌色等,患者现在已经出现体功不足的虚像,体功代表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机能,其是中医理论中的阳气和元气,虚像具体来说就是患者神色衰败,舌脉虚衰,这两点刚才师父已经解释过了我就不再赘述,现在我们考虑如何用药便是。” 

 中阳不能内守,元气外越,现在当务之急便是扶其中阳,收纳元气,让元气不再外越。 

 中医认为,中焦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阴阳升降之枢纽。若中焦阳气不足,如饮食生冷、久病伤脾等,会导致虚寒内生,表现为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白等症。 

 根据这个病机,那么咱们就很好选取药方,就比如理中汤,通过温补脾胃阳气,恢复中焦功能,达到散寒止痛、固摄止泻的效果,是温中散寒的代表方剂。” 

 方别笔写起了药方: 

 潞党参10克,白术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6克,砂仁6g,法夏9g,茯苓15g。 

 “干姜温中散寒,直补火阳干姜性辛热,专入脾胃,能起到温中焦之阳的功效,驱散内生寒邪,也是治疗中焦虚寒的关键。寒邪得散,则脘腹冷痛、畏寒等症自减。 

 白术健脾燥湿,固护中州白术甘温苦燥,既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来健脾以助阳,又能燥湿利水,中焦虚寒易生湿邪,湿去则阳气易复,防止湿邪阻碍阳气运行,这也就是脾喜燥恶湿的特性。 

 炙甘草调和诸药,辛甘化阳炙甘草甘温,一方面调和干姜的辛热与党参、白术的甘补,使药性平和,另一方面,与党参、白术配伍,增强补中益气的功效,与干姜配伍,则是因为辛甘化阳,辛味药助阳散寒,甘味药补气缓急,进一步激发阳气生成,阳气化行,就不必担忧寒邪不散。 

 四味组合,功能扶中阳、固元气、健脾胃、除虚寒。” 

 方别说罢,已经写好了药方,放下笔又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