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81:李世民与府兵制

从客观来讲,募兵制已经无法满足各大诸侯对庞大兵力、军队战斗力的需求,所以历史上才会逐渐向世兵制转变。

 刘备麾下,青州的那些内政手们,像张居正、长孙无忌、陈群,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下数十次讨论。

 最终也没讨论出个确定结果。

 只是说暂行征兵制的征兵方式,募兵制的训练方式。意思就是刘备治下每户家庭都有义务派出青壮男子参军,并且超长时间参与战争。

 此外,鉴于汉末的流俗,刘备依旧承认“部曲”。

 但张居正他们都有了大概的改革方向。

 张居正就提出将哪些家庭需要参军固定下来,提前训练以提高军队战斗力。

 长孙无忌则认为经过两次黄巾之乱,青徐之地人口锐减,百姓不足以耕种所有耕地,应该安排士兵从事耕种。

 不过呢,刘备说到底只是一个左将军,不敢、也不能够大跨步改革,特别是兵制改革这种军事方面一等一的大事。

 可汉末现在有一个能大跨步改革的、并且已经大跨步改革的——李世民。

 他推行的新兵制就是历史上隋唐时期的主要兵制府兵制。

 讲清楚李世民的兵制改革,一直以来关于李世民为什么能有十万大军的疑惑就迎刃而解了。

 十万骑兵是黄门跟刘备吹牛逼的,向外人吹嘘兵力是自古以来的兵家传统,但十几万士兵李世民真有。

 根据《三国志·魏书六·董卓传》,董卓死后李傕和郭汜率领十余万西凉军残部攻打长安。

 李世民光继承到的兵力就有十几万。

 这十几万军队可不是杨秀清那种拿百姓凑数凑出来的,这支军队的主要来源为原洛阳禁军、白波贼降卒、皇甫嵩和盖勋对外作战的士兵,特别是皇甫嵩和盖勋的军队,装备、战斗力都是汉末第一流的。

 整体战斗力相当高。

 经济上,司隶被董卓霍霍得十室九空,人口锐减,空出大量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