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31:难(第2页)

 值得一提的是,正史上刘备伐吴与关羽战死之间有很长一段时间间隔,刘备大概率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并非一时气急就杀了出去。

 《三国演义》中时间跟正史是一样的,但罗贯中却只写刘备想替兄弟报仇,原话是:“朕不为弟报仇,纵万里江山,何贵?”,没有写出刘备中间经过了一番怎样的思考。

 (笔者愚见,不喜跳过)

 见刘备没有发兵的想法,徐庶等人松了一口气。

 王韶继续汇报:“项羽袭破淮阴二城,焚城后撤走,现在淮阴二城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刘备皱起了眉头。

 这下可糟糕了,南边门户被毁,抵御项羽难度骤增。

 范仲淹跨步出列,拱手道:“主公,旧城已毁,残垣断壁不足为守。广陵一郡,除淮河外无险可守,当速速修复城池,以御敌寇。”

 “迟则生变,请主公速作安排!”

 刘备颔首,肯定了范仲淹的建议,但一时又不知从何安排起。

 重建两座可作为险要固守的城池,首先需要大量的物资,其次得发动民夫。

 总不能安排刘备军中士兵去建城吧,那他手下这六万多人恐怕是有点捉襟见肘。

 行军打仗,一件多么严肃的事情,要的就是争分夺秒,这两座城池越早建成越好。

 别说拖一两年,到明年还没修好刘备估计自己就得翘翘。

 每拖延一秒钟都是对刘备防守能力的考验。

 赶工期,就得投入人力。

 而项羽绝不会看着刘备重建两座城池,刘备需要安排大量军队沿河驻扎,抵御项羽进攻。

 从这方面讲,发动民夫是必须的。

 可紧接着问题又来了,淮阴两城在最前线,民夫敢冒着战火修城吗?

 虽说刘备本意不是拿民夫填前线,但从事实出发,把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安排到最前线,貌似也没差。

 这种情况下,大概率会发生民变。

 刘备绝不会这样做。

 诶,您猜怎么着?民夫又不能发动了。

 把后方的预备役拉来补充兵力吧,时间全浪费在调度兵力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