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53:三大鲜卑部落

兴平二年十二月,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

 

北方各州普遍出现降雪,再往北的草原更是出现几厘米厚的积雪,一整个银装素裹的景象。

 

也许在现代人眼中很美,但放在古代,寒冷的气候有时比战乱灾荒还要恐怖。

 

打得不可开交的拓跋鲜卑、宇文鲜卑和慕容鲜卑、高欢两大阵营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战争。

 

三大鲜卑部落的领导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北周奠基人宇文泰、前燕奠基人慕容廆带领族人迁徙向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山谷或丘陵地带,避开开阔风口,利用地形阻挡寒风。

 

一直到明年三月份,草原上的积雪消融后,这几个部落间才会重启战争。

 

这天,拓跋鲜卑的部落中出现一位来自中原的贵客。

 

“在下王玄策,奉汉朝皇帝之命,前来慰问贵部族。”

 

王玄策,唐朝“一人灭一国”的传奇外交家,乱入进李世民麾下,奉李世民之命联络拓跋鲜卑。

 

王玄策武力63,统帅95,智力90,政治83.技能传奇外交家:执行外交任务时,智力+3.如果期间爆发战争,统帅+2.

 

在他对面站着三个人:拓跋珪、太武帝拓跋焘、宣武帝元恪,现在他叫拓跋恪。

 

拓跋珪武力80,统帅96,智力84,政治90.

 

拓跋焘武力88,统帅100,智力73,政治71。

 

元恪武力武力54,统帅85,智力91,政治93.

 

元恪容貌俊美,风度翩翩,气质颇类中原君子,使王玄策最早注意到了他。

 

并且,元恪扮演者翻译官的角色。

 

拓跋珪询问:“并州...那你是臣服李克用的汉人?”

 

王玄策摇头:“非也,在下代表长安朝廷而来。”

 

一听是长安朝廷,拓跋珪坐姿都端正了几分:“是那个短短几年时间就消灭了羌人的李世民吗?”

 

王玄策点点头。

 

接着,拓跋珪三人便用鲜卑语叽里咕噜地讨论起来。

 

王玄策随行的翻译官告知王玄策,对面三人都很忌惮长安朝廷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