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71:公孙衍访孙(二)
公孙衍默默注视着堂中诸人的反应。
据他得到的情报,锦衣卫负责打探情报与侦探孙策麾下官僚,是孙策保证自己在荆州影响力的一大重要力量。而纪纲在锦衣卫中培养了大量的爪牙,仗着孙策的宠信在荆州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他不是一个恪尽职守、在任命后就会把孙策想要的情报全部呈递在书桌上,等着孙策来翻阅的npc,而是一个贪婪狡诈、野心勃勃的毒蛇。
如果纪纲这张牌用好了,他的出使将会非常简单。
并且到现在为止,纪纲的一举一动都完美地达成了公孙衍的预期。
在公孙衍的视线中,大部分官僚都面露惧色,不敢与纪纲争论。唯有黄歇、周瑜等少数几人义愤填膺,欲与纪纲争论。
纪纲露出忌惮之色。
在孙策的所有能力中,他唯一敬佩对方的就是识人之才。不论这个人是谁,身份或高或低,孙策总能完美地识别出这个人的能力,甚至不需要经过考察,就敢直接把这些人放到十分重要的岗位上。
而那个人也往往表现得十分出色。
虽然他许多地方不检点,但这份知人善用依旧令一些人十分感动。现在仍效忠孙策的人物,要么姓孙,是孙家人,要么就是被孙策从底层一口气直接拔擢到高位,知遇之恩无以为报。
简言之,黄歇周瑜乃至苏秦同时参“纪纲”一本的话,纪纲认为自己怕是不会过得很舒坦。
所以纪纲不想再继续参与这件事情,在露面表达态度之后便退回原位。
公孙衍见状,顿时将纪纲的考量了然于心,也退了一步:“南方地广人稀,本不如中原刘曹。前线孙武将军所向披靡,皆因吴侯派人牵扯刘备。”
“若孙使君不愿赔礼道歉撕破联盟,吴侯一怒之下转投刘曹,孙武将军恐怕是要凶多吉少。”
“毕竟吴侯爱侄死于宇文成都之手,吴侯不要个说法在军中颜面上过不去。况且,不是我们误打误撞救下周都督,都督焉能站在这里同衍辩论?”
“不如你我各退一步,吴侯只要求孙使君出面道歉,象征性地赔偿一些物品,宇文成都也与军中承认自己的错误,祭告李景隆将军在天之灵,此事便翻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