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507:刺杀

韩嵩的事情只是整场宴会的一个小插曲,人们几乎没受影响,甚至在韩嵩破口大骂时依旧聊得热火朝天。

 来参加这场宴会的不说是什么重量级人物,但也都是名动一方的名士,政治高着呢。都来讨好刘裕和关羽了,哪能因为区区一个韩嵩冷掉场子呢?

 谁冷场子了,谁就是拂刘裕和关羽的面子!

 因此在韩嵩拂袖而去之后,场面甚至更热烈了。

 继韩嵩之后,又有一些个大儒隐士前来拜见关羽。这些人明显比黄承彦和韩嵩老道,娴熟地应对关羽各种摆脸拆台,单方面与关羽缔结了所谓的友谊后便悄然离去,再没人跟关羽举荐人才。

 他们不需要关羽承认这个友谊,只是给自己留了一个台阶。万一在未来的某一天,关羽攻破了襄阳,他们这些个所谓的名士就能借“友谊”下坡,到时候可以名正言顺地归附关羽,不至于在史书上留下个反复无常的骂名,还能保全家族。

 至于他们应对关羽的手段更老道,并非是能力强于黄承彦与韩嵩,而是偷偷观摩过关羽与二者交流的情景,甚至找黄承彦讨教过。

 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黄承彦向关羽推荐人才,借诸葛瑾最早跟关羽捆绑利益,就目前来看,假使关羽击败孙策,黄家绝对是得利最多的家族。

 其他家族不答应,希望黄家分一杯羹给他们,可又不希望过早与关羽捆绑,招来孙策的不满,所以就使了一个折中的计策:你黄承彦帮我们结交关羽,算是分给了我们利益。我们则在未来帮助你黄家应对孙策可能的刁难。

 一举两得,心照不宣。

 再无人向关羽举荐人才,并非受韩嵩影响,实则是荆州世家觉得推出诸葛瑾和向朗两位代表就足够了。

 哪个家族有能力出众且不曾出仕的好儿郎,彼此间都一清二楚的,毕竟要靠互相吹嘘造势嘛,哪能不清楚呢。

 关羽此行有哪些收获,其实各大世家在出席前就猜了个七七八八。

 而这,只是荆襄错综复杂关系的一大缩影。甚至是项羽在荆州时把蔡家和张家屠了的结果。要是这俩家族还在,关系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