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商曜叛乱(第2页)
因此,即便袁熙想要速战速决,也不得不按照之前王基的想法,回到打消耗战的战术上来了。
“是!”袁熙在说出自己的战略要求之后,司马懿、于禁、王基以及张既等人齐声回答道。
说白了,这帮人表面觉得袁熙的速攻策略可行,实际上都是消耗战打法的支持者,要是袁熙第二天直接进攻马超、韩遂等人的军营,保证不会有人立刻同意的,一定又是各人发表各种意见,像极了当初诸葛亮他们跟袁熙讨论的样子。
因此,袁熙一般判断出周围的人对战略有某一倾向的时候,都会直接站在几乎所有人都认可的战略这边,主要是袁熙更相信这个时代的军事高手们的智慧,以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当然,这也导致,袁熙往往能在战略确定的时候,有着主动权,不会因为战略一事,被别人抢了功劳,因为决定都是他袁熙下的,无论输赢。
就像寇封之前的冒进,本来也是袁熙的命令,只不过寇封在执行上加了码而已。
而现在,被袁熙斥责之后的寇封,正在并州的太原附近再次征兵,这也是袁熙的命令,为的是让寇封能够尽快回到战场给马超、韩遂联军的后方造成一些压力,也算是给张合、马振在长安地区的攻伐战上提供一些帮助。
但是很可惜,寇封不但没能领略到袁熙的要求,还过度急躁,对本就被张合召集过府兵的太原周边地区,强行加码召集地方百姓,甚至拉起了壮丁。
这无疑激怒了本地的百姓,并州又本就民风彪悍,且外族杂居,匈奴人、鲜卑人、羌人甚至乌桓人,都有。
然后,就是经典的官逼民反,外族助阵。
一个名为商曜的太原人,在并州太原郡大陵城起兵造反。
其实商曜不是什么世家豪族,也不是什么地方恶霸,他就是个被寇封逼急了的平头百姓,只不过时势造英雄,他被众人推到了台前。
但是,问题在于,商曜并没有军事才华,他的整场叛乱就像是当地百姓对于并州这个一直处于高压地区的情感宣泄,随着商曜在大陵起事,周围大约有二十几个屯,居然都跟着商曜一起叛乱,主要针对的就是寇封征兵队伍,而这些屯,也凑巧都是寇封用来驻留刚征来的士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