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木玉少白金

第553章 征西的赏罚(第2页)

 御史大夫的作用本来就是为了能够提醒上级错误的,平时是对皇帝,这会儿自然是对袁熙了,可是田丰最近被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政治内斗给搞麻了,明显在偷懒,出了大事,居然跑去江东坐镇,明显在躲事。

 结果,就是,袁熙撤掉了田丰的御史大夫职务。

 第三个自然就是沮授,问题差不多,只不过沮授的更严重,作为尚书令,一方面尚书台左右仆射有矛盾,不做调节,另一方面出现了战事期间兵马司不顾其他五司的权力,独掌大权的情况。

 自然,袁熙也撤除了沮授尚书令的身份。

 第四、五自然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尚书台内部的问题严重。

 征西战事期间,度农司居然完全没有支援前线作战的粮草补给,虽然兵马司在征西战事上大权独揽,但是二十多万人的前线补给怎么可能就交给雍州一个州去应对。

 至于兵马司就更离谱了,战事开启后,就大权独揽,居然指挥八位将军各自征集兵力,将八位将军当做下属,完全把权力凌驾于大将军府之上,因为正常调动各级将军的权力只有大将军府有。

 袁熙倒是没有把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左右仆射身份撤掉,而是把他俩兼职的度农司和兵马司的尚书位置给撤掉了。

 之后就是对在征西期间在许都内部各级官员的批评,主要是这次袁熙在征西大战中,太憋屈了。

 此战除了前线作战的将军和士兵,朝堂上只有两个人没有被波及到,一个是贾诩,一个是董昭。

 贾诩作为御史中丞,一直在弹劾诸葛亮、司马懿等尚书台的官员自把自为的情况。

 而董昭作为新任的侍中,为袁熙提供了一个十分可行的“进步方案”,也就是如何顺利地执行那套“公——王——帝”的流程。

 当然,开内廷会,不可能只是在骂人。

 打了胜嘛!该奖励的自然要奖励,作战的府兵大多都有封赏,各级将军也有进阶。

 例如,张雄的北地中郎将、麴六的护羌中郎将等等。

 于禁这次算是居功至伟,袁熙把镇西将军的职务给了于禁,只不过没让他开府,作为补偿,一个乡侯,足以让于禁老怀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