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卧底”刘浪(第3页)
也就是历史上诸葛亮处理南中叛乱时,让南蛮出了名,可是诸葛亮一走,南中就复叛了,多个在南中各地当太守的官员被杀,还都是诸葛亮亲自任命的。
什么“国恒以弱灭,唯汉以强亡”?
外族逐渐在蚕食中原领土的情况已经迫在眉睫了,很多人还在麻痹自我,认为偶尔一次的对外胜利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也是袁熙为什么一定要把民族概念强加进这个时代的户籍里来,说白了就是要让大燕国里的人认清自己,也认清楚敌人,无论是现在的敌人还是潜在的敌人。
穿越者袁熙印象中的未来,有着五十六个民族,分的十分清楚,但是能够和平的生活在一起,除了妥协的政策,更多的就是能够认清这些民族。
只有认清对方,才能尊重对方的习俗、语言和各种生活方式,双方才能达成一种相互理解的共识。
否则两种民族的人们见面时,因为某种不一样的习俗、语言或者生活方式,就有可能大打出手,最终只能让一方妥协,可是一味地妥协一定是加深仇恨,最终引发更大的混乱,而不是和平。
所以,袁熙的新户籍制度,就是在大燕国境内,不仅有传统的“皇、士、农、工、商、奴”这些户籍,还加入了民族。
其中,只要是按照原大汉礼仪生活的百姓就是汉族,其他民族的根据各自习性和出生时所在的家庭判定民族。
而且汉族人是可以按照均田令分配土地的,而之前袁熙对于削弱世家豪族蓄奴的手段,帮助奴籍人员赎身的操作,导致汉族人口被贩卖为奴隶的生意受到了重创。
因此,没有均田令帮助的外族,就成了奴隶商人的香饽饽,世家豪族们也乐意接受这些异族奴隶。
但是,这无疑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此多的外族人口突然进入中原腹地,而且还是以这种受到欺辱的方式进来,会不会是一种隐患。
历来奴隶反抗的战争也不少,万一真的爆发了,那就是五胡乱华在中原腹地发生了。
因此,袁熙让刘浪提前用这次带着泄归泥逃走的机会,在提前引爆这个雷点,看看此时大燕王朝的官员和百姓怎么看待。
事实上,刘浪在这方面仿佛有着他亲生父亲刘豹的天赋,他很快就把这些匈奴人、鲜卑人和乌桓人奴隶们组织了起来。
虽然有着袁熙在背后的帮助,但是刘浪利用这些人帮助泄归泥逃走的空隙,还真就挑起了不少奴隶反抗,而且还是打下了圈禁以及关押了不少袁熙敌对者的地方。
本来刘浪只是按照袁熙的安排去把柯比能抓出来杀掉的,结果他已经有点玩嗨了,一下放跑了所有人。
当然,也有可能就是刘浪也控制不住反抗奴隶们的混乱了。
于是当天,刚刚完成布置的邺都外围平台“八大营”,全部进入邺都平定外族叛乱。
一时间整个邺都陷入了一片火海,就连袁熙的皇宫都被烧了一处宫殿。
直至三天后,才堪堪结束混乱。
此后,因为刘浪的叛乱,刚为袁熙生下十二皇子袁识,并被封为“贤妃”的蔡琰,被迫在后宫关了起来,剥夺了妃位,而且永世不得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