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木玉少白金

第605章 袁燕律(第3页)

 

袁熙称帝后,雍州则是分成了雍州和秦州,雍州包含了河东郡、河内郡、弘农郡以及洛阳所在的洛水郡;秦州则是包含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和从凉州那划过来的北地郡。

 

扬州分成了扬州和闽州,扬州包含了沿着长江的庐江郡、九江郡、豫章郡、丹阳郡和吴郡;闽州包含了扬州南部的汉越郡、庐陵郡、会稽郡以及会稽郡南部新分出来的建安郡。

 

益州分成了益州和滇州,益州包含了汉中郡、蜀郡、广汉郡、巴郡和犍为郡;滇州包含了建宁郡、越嶲郡、牂牁郡和永昌郡。

 

交州的情况就是袁熙懒得把行政区划改回去,干脆保留了;正巧诸葛亮对各个州通报人口和发展状况,袁熙发现雍州、扬州和益州的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发展过于夸张,于是干脆对这三个州进行了拆分。

 

也就是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雍州、秦州、凉州、益州、滇州、荆州、扬州、闽州、广州、交州,大燕国现在是这十七个州。

 

另外,袁熙不光撤销了汉室刘姓的那些封国,甚至用来管理地方异族的属国也都撤销了,就是要坚定地推行郡县制,任何地方不许例外。

 

如果这样公平的制度都不能让那些异族归心,那袁熙宁愿把他们全部驱逐出去。

 

还是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袁熙不想在自己统治的这个时候留下遗患,导致后来的“五胡乱华”再出现。

 

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既然穿越者袁熙的历史印象中,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汉化改革,解决了五胡十六国的乱象。那么,袁熙提前要求异族走汉化路线,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要知道,相对于异族内部的那种统治制度,袁熙的大燕国所制定的税收、徭役等管理制度,绝对算不上剥削,只要地方官不乱搞,绝对能够赢得异族普通百姓的民心。

 

这也是袁熙对于自己的汉化改革如此自信地原因。

 

其实,在袁熙看来,这帮异族的领导者,跟汉室的那帮世家豪族的领导者没什么区别,都是把控着人口和地盘,跟国家统治者谈判的家伙,只不过他们用了所谓的生活方式不同作为借口罢了。

 

简单来说,只要是人,谁不想过好日子,生活方式只不过是一种行为习惯,一旦能过上好日子,啥生活习惯都会愿意改的。

 

谁也不喜欢一辈子住在山里,扬州的越人出山入城,就是最好的范例,他们这些越人现在就汉化的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