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大旱灾(第3页)
其中车师国,其实应该名为车师后部。
因为车师国在汉朝时期被一分为二,北边称为车师后部,仍由车师国原来的统治者管理;南边的被称为车师前部,由汉朝扶持的西域势力管理,并且汉朝在车师前部的高昌城设立了戊己校尉府。
这也是为什么,袁熙的部队进入西域后能够在高昌立刻延续性质地设置同样类型的戊己校尉府。
简单来说,现在的车师国只有以前车师国的北部地区,南部地区已经完全由大燕国的戊己校尉府在管理,属于兵权和行政权都有的那种,如今是毋丘兴、毋丘俭父子在建设,用的是屯田制,如今已经从三千人的规模提高到了六千人。
相反,西域长史府,就建设的十分困难,因为直接在人家鄯善国的楼兰城驻兵,空间被压缩的很厉害。
因此,袁熙干脆将在敦煌设立的校尉府升级成中郎将府,让麴六从陇西郡搬到敦煌郡管理,陇西郡的护羌中郎将府则降为金城校尉府,改了驻地金城郡,校尉是麴耀的长子麴林。
而原来在敦煌驻扎的校尉赵昂,被袁熙改到了楼兰城驻军,并更名为楼兰校尉府,专门负责守卫西域长史府,而且是屯田制的部队,规模也是六千人。
这导致鄯善国跟车师国一样,对袁熙的大燕国有很多不满的情况。
这次朝贡,西域其他诸国都来了,像是焉耆国、疏勒国、于阗国、龟兹国、大宛国,都已经朝贡过了,虽然也是物品价值下降,但是至少人家来了。
最后,乌孙国也来了,虽然有点晚,但是也是有心,更为重要的是,乌孙国使臣告诉袁熙这边车师国、鄯善国与鲜卑王庭的计划,也就是对付戊己校尉府的计划。
反而是鲜卑南部的几个大势力,十分平静,而且正常参与朝贡,像步度根、苴罗侯、素利都跟以往一样。
不过,这不代表鲜卑王庭没召集这些鲜卑南部的实权派们。
因为,如今的鲜卑王庭已经不再像乾元五年之前那样,十分依赖鲜卑南部这几个实权势力的帮助了,这几年,刘浪和泄归泥在鲜卑北部不断地扩张,反而有些实力膨胀了起来。
如今的大旱灾,看样子刘浪和泄归泥应该也是受到了影响,否则一直在草原北方扩张的鲜卑王庭,也不会突然又开始对袁熙的大燕国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