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木玉少白金

第632章 皇子就蕃

袁识的就蕃陈留,无疑引发了整个朝堂对于皇子们就蕃的旧事重提。

 特别是太子一脉的官员们,十分积极地提出了要求。

 代表人物自然是袁谦当初推荐的那两位,荀闳和王肃。

 另外,像是骠骑将军张合、车骑将军麴耀、尚书台右仆射司马懿、侍中杜畿、度农司尚书刘晔等重臣,坚决站在了“太子党”这一边。

 张合是在邺都听说十二皇子袁识就蕃的事,立刻就上呈了折子,比“太子党”们都早,像张雄、郭淮、文钦等在地方上防卫的将领都跟着张合上呈了折子,内容基本上一样,都是支持皇子们去封地就蕃的。

 麴耀则是在西域还没回来,因为他之前就跟袁熙汇报过,要在西域搞大动作,因为动用的兵力没想象中的多,还得到了兰州刺史苏则的支持,度农司和兵马司那边都同意了,袁熙这边也毫不犹豫地支持。因此麴耀是用了军方的渠道给袁熙递的折子,表明支持皇子们就蕃的态度。

 而司马懿、杜畿和刘晔等重臣,本来就是皇子就蕃的发起者,只不过被袁熙之前给拒绝了。

 有意思的是大将军赵云作为重臣,也上呈了一个折子,只不过内容是他自己想要卸甲归田,去自己常山郡的封地生活的,其实也算是变相支持皇子们就蕃,这个折子,袁熙全当没看到。

 虽然,赵云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是人家黄忠老爷子还在扶余国挺着,你赵子龙虽然是大哥,想清闲,可不行。

 而出现的对立方,是以尚书台左仆射陆逊、兵马司尚书庞统、官吏司尚书陈群、祭礼司尚书韩珩以及卫将军牵招、右将军甘宁等重臣。

 他们提出的意见也不一样,像陆逊、庞统和陈群等人,是从汉室将皇子们分封出去,造成了“七国之乱”等问题,来提出的反对意见,他们觉得还是暂时不要就蕃,甚至连十二皇子袁识的就蕃,都被他们给批评了。

 而韩珩、牵招和甘宁等人则是从家族方面入手,由于袁氏一族的族人,大多被袁熙拒之门外,留在豫州汝南郡任职,基本上邺都这边就没有多少宗族子弟。万一袁熙“百年”之后,太子袁谦继位,没有宗族支持,会很被动。

 也有在这件事上,完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重臣,例如袁谦这个太子、中书令、虎贲中郎将以及新添加的“天下行轨大督监”,尚书令诸葛亮、前将军马振、工商司尚书甄尧等。

 袁谦这个行为可以理解,同意兄弟们就蕃,这是明显在疏远兄弟们,会被御史们弹劾说是“太孤烈”;不同意兄弟们就蕃,就明显是在猜忌兄弟们扶持自身实力,会被御史们弹劾说是“好猜忌”。

 反正,袁谦这个太子,算是倒了霉了,贾诩这个御史中丞虽然有点摆,但是他培养的一批年轻御史们,都是喜欢冲锋的,像是王基、董允、诸葛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