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封禅泰山(上)(第3页)
然后,袁熙严格了大燕帝国内部的户籍迁徙,像是前面的边军可以迁户,其他的人想要迁户,除了靠着书院成绩当官的,其他的商人或者工农,必须缴纳迁户的费用;
另外,迁户者将来生下的孩子,只能享受本地一半的均田,而且如果本地无田可分的,这些孩子必须回到原户口参与均田制以及府兵制。
最后,就是清查户口和田地。袁熙可不是傻子,后世的人口是此时的数十倍,都能做到分够田地,现在他的大燕帝国居然会出现无田可分,简直就是笑话。
基层或者地方绝对有问题,因此,袁熙让中书台、尚书台、御史台和度农司、官吏司、刑罚司一起组建了巡察团队,到各州郡负责清查户口、田地,保证均田制的推行。
再次,就是整顿吏治,这是对均田巡察带来的后续影响。
由于之前,袁熙对于官员参与工商业活动,从来不进行制止,致使边军大多参与互市,各州郡也都有各级官员和将领的生意。
这就导致民间的商人没法跟这些有政府背景的人进行竞争,这些商人就只能选择贿赂更高级的官员或者将领,甚至连袁熙的后宫和皇子们都有参与;
最离谱的是甄家的一个下属管家,因为一处铁矿的经营权,最后让华妃求到了袁熙这个皇帝这里,给的价码让袁熙这个皇帝都有点咋舌。
因此,整个官场可以说是贿赂成风,官员和将领们贪污腐败十分严重。
他们除了不敢在袁熙时刻关注的税收上伸手,基本上能伸手的位置都伸手了。
因此,袁熙的治理方法也简单,那就是杀!!!
当然也不是无脑的全杀,找几个太过出头的,然后把牵涉其中的都贬官或者下狱坐牢。
特别是甄、赵、张、麴,这四大家族,牵扯其中最多。
当然像是诸葛家、司马家、陆家、审家、孟家、文家、甘家、王家等等,也都有参与。
特别是诸葛亮痛心疾首地把弟弟诸葛均拉到袁熙面前,要亲手杀了他的亲弟弟时,袁熙也终于意识到,这次的反腐败行动,算是到头了。
因为已经是度农司尚书的甄尧也被牵扯到了,而且算是主谋,诸葛均最多也就是个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