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木玉少白金

第637章 封禅泰山(中)(第2页)

 

“回禀陛下,方法不外两种。一是公事公办,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二是只诛‘首恶’,震慑群臣。不过,这也要在削弱三台六司的权力之后,特别是尚书台的权力!”诸葛亮居然连自己都算进来了。

 

“具体说说,怎么削弱你尚书台的权力?”袁熙不太理解诸葛亮的脑回路。

 

“陛下近年来一直都在边疆大胜,可是始终没有封禅泰山,不如去趟泰山;不仅能正名大燕国的国祚,也能震慑一下群小!”诸葛亮推荐了袁熙去泰山封禅。

 

不错,袁熙在击败波斯之后的第二年,封禅泰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腐败!

 

虽然,听着很荒诞,但是,是真没办法,为了削弱手底下这帮将军的兵权和重臣们的实权,这是必须的。

 

一场封禅,除了在历史上给大燕国个名正言顺,那就是改变朝中局势了。

 

因此,袁熙也不含糊,在乾元二十年的年初就把想要封禅泰山的想法说了出来,而且要和乾元二十年一起大庆,包括他袁熙这个皇帝的寿辰。

 

而且袁熙还表示要大庆特庆,让官员们不要吝啬,国库也是敞开了花钱。

 

另外,能请的外国来宾全部都请来。

 

 

“外宾的名单初步拟好了,一个月能赶来的,有波斯帝国总督波瓦尔,丁零大单于赤勒葛,贵霜国国王波调,辰王甘兴霸,倭国国主壹与。。。。。。”皇四子、魏王、祭礼司侍郎袁谅向袁熙汇报了人员名单。

 

可以说,基本上能来的国主都来了,像是西域的乌孙国、大宛国、康居国,东北的扶余国、挹娄国、沃沮国,中南半岛的骠国、堂明国、林邑国、扶南国,等等。

 

剩下的要么是使臣,要么是势力代表,例如东北的肃慎诸部,北方的坚昆诸部,南海的吕宋岛诸部,等等。

 

可以说是八方来贺。

 

名单上的人袁熙基本上都认识,而且有一部分根本留在邺都关押着。

 

祭礼司的态度很简单,只要发出了邀请,你能来也得来,不能来创造条件也得来,否则就是大燕帝国的部队过去。

 

事实上除了波斯总督波瓦尔派了使臣代替他自己,其他人都来了,贵霜王国的波调甚至是从骠国借道过来的。

 

当然,波调亲自过来,还是希望袁熙能让大燕帝国帮他一起对付波斯帝国,用以收复花剌子模地区。

 

袁熙自然是嘴上说着:“好好好!!!”

 

但他心里想着:算了吧!你没那个命了!

 

反正,袁熙又不是为了震慑四邻才搞得封禅泰山,主要还是趁着这个机会,加强自己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