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草原之战
始兴二年九月初,丁零大单于赤勒葛正式向大燕国宣战,草原上鲜卑七部中,六部声援。
九月中旬,北庭都督府龙城,被丁零人的十二万大军所围,草原鲜卑六部持续声援。
大燕帝国皇帝袁熙,临时加任司马懿征北将军,为主将;
平辽将军秦明、讨逆将军文钦二人为副将,征集朔、并、幽、辽四州府兵北上解救;
同时,鲜卑独孤部、辰国、扶余国、挹娄国、沃沮国以及肃慎诸部出兵相助;
以上联军合计八万人。
双方最终在狼居胥山脚下决战。
司马懿到达北庭都督府之后,就把主将的位置交给了骠骑将军张合这个大燕帝国军部最高级别的将领。
这当然是袁熙的意思,打仗这种事情最怕的是不能明确主帅,一定出大问题。
至于选择司马懿,是因为袁熙担心其他地方也会出问题,就没调其他将军去前线。
北庭有骠骑将军张合在,再派高级将军过去,一定会造成将令难交的问题,还不如让司马懿这个文官带兵过去。
另外,袁熙有意培养手下的儿子们带兵打仗的能力,就以三皇子、虎贲中郎将、蜀王袁让的为首,把七皇子、韩王袁询,九皇子、吴王袁记,十皇子、代王袁讽,十一皇子、齐王袁谈,十三皇子、楚王袁谋,一起带到北庭前线,参与作战。
当然,袁熙给了每个皇子都配备了一千名拥有新式甲胄、装备的作战部队,都是从“八台营”挑选的精兵。
四皇子、祭礼司侍郎、魏王袁谅则是随军参与外交事宜,只不过得等张合与丁零人打完。
然后,袁熙让五皇子、天下行轨大督监、赵王袁训替他巡视北方,八皇子、少府监、秦王袁谢替他巡视南方,看看今年灾后的重建工作情况。
二皇子、中书令、汉王袁诚和十四皇子、中书台右侍郎、晋王袁诰,自然是留在邺都,继续帮袁熙处理奏章。
太子袁谦在救灾结束后,因为丁零入侵的问题,被袁熙留在洛阳,与诸葛亮一起暂时稳定河南的局势。
另外,袁熙担忧周围四邻趁火打劫,让诸葛亮和袁谦在洛阳,随时准备召集河南各州郡的府兵,支援各地。
然而,袁熙有点多心了,这次丁零人的作战就是他们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联合其他国家或者势力一起侵扰大燕帝国。
当然也是,袁熙在封禅泰山的时候展现出来的禁军面貌,确实震慑到了当时来访的各国首脑和使臣。
丁零人的大单于赤勒葛,也只是因天灾,被丁零诸部逼得没办法了,才集结大军南下的。
如今,赤勒葛已经有些后悔了,因为他看懂了这草原现在的态势。
第一,南部草原的鲜卑七部,表面上有拓跋部、秃发部、慕容部、段部、乞伏部和宇文部这六个大部落,是响应了丁零人的南下。
但是,这帮人根本就是故意做做样子的,如果赤勒葛真的能击败北庭都督府的部队,或许鲜卑六部的人或许能够帮着一起干;
如果赤勒葛输了,鲜卑六部大概率跟独孤部一样,跟着大燕帝国一起干他们丁零人,之前的鲜卑帝国就是这么灭亡的。
第二,那就是北庭都督府比他赤勒葛和丁零诸部的首领想象中的,难打。
张合作为大燕帝国的名将,当年多次北上作战,几乎战无不胜,而且都是对阵草原部族的士兵。
如今的龙城,在张合一年多的修缮下,已经固若金汤,即便只有三万驻军,在粮草、补给都充沛的情况下,也不是丁零人可以击败的。
除非,赤勒葛疯了,要在龙城外打上一整个冬天,虽说丁零人在更北方的雪原上都能生存,但是真让他们在冬天连续作战,他们也是受不了的。
去年的大雪灾,让丁零人对于冬天的恐惧又加深了一层。
虽说,赤勒葛带着丁零人南下,也是为了生存,但如果要用他手里的部众去填战线,然后换取整个部族的生存,赤勒葛可不想同意。
因为如果这个冬天一定要死人,那赤勒葛希望死的还是其他那些小部落的部众,他自己的主力,还是要保住的。
这正是这种心理作祟,丁零人的进攻也从一开始的搏命,变成了零零星星地攻击,而且都是丁零人的小部族在派兵攻打。
看似好像要改为围城战一般,打持久战。
“他们怎么还停了?这是要围城?还围三阙一!这是不知道我军的援兵要到了?”已经升到镇北将军的赵统一脸地疑问,看着主将张合问道。
“你跟丁零人打了这么多次交道,还不明白吗?他们这是在准备下一步计划了!”骠骑将军张合十分自信地说道。
“撤军?不可能!丁零人哪年来,不得霍霍几个鲜卑小部落才走。也就是说,他们准备绕过龙城,南下劫掠了!”赵统在多年作战中,也是掌握了草原民族的行事规律。
“对喽!啃不动的,自然不会硬啃!丁零人向来喜欢捏软柿子,这次鲜卑六部大概率无法独善其身了。”张合说着一脸的嘲讽。
“有没有可能,他们直接大军南下,去攻打我军的援军。要知道,鲜卑六部一点动静都没有,可能有诈!”赵统突然说出了自己担忧。
“那就得看司马仆射自己的本事了,我们这边无论是龙城,还是狼居胥山、嫣然山,都是无险可守的。能在这座城坚持到他们支援,已经是极限了。还要替他们考虑围城打援,或者半路埋伏的事,显然不现实。”张合明显考虑过这种危险情况。
不过,张合很快打断了赵统的疑虑,说道:“就算赤勒葛要带兵南下,他也不能全带走,至少要留下一半在龙城这边看着我们。那么他南下的部队绝对没有援军多,如果这都打不过,司马仆射根本没资格来我们这支援,这批兵来不来都一样!”
“也对!我们的任务是守城,只要龙城不失,北庭就安然无恙!”赵统也算清晰了。
至于被赵统担心的司马懿,并没有给丁零人或者鲜卑六部偷袭他的机会。
因为司马懿带着八万大军先去鲜卑六部那边一一坐客。
不,应该说是在其中五部做了客,分别是拓跋部、段部、慕容部、乞伏部和宇文部。
至于秃发部,已经被司马懿给灭掉了,而且秃发部还是司马懿第一个接触的鲜卑大部落。
无他,杀鸡儆猴罢了!
秃发部的部众都被兴奋的独孤鸿雁这个老头给吞并了,一些其他国家的奴隶都被独孤鸿雁还了回去。
至于秃发部的首领秃发寿阗,被司马懿当做展览品,带到鲜卑五部一一展览。
然后,司马懿的部队一下增长到十万,又加入了一些鲜卑五部的士兵。
因此,司马懿的援军可以说是慢慢悠悠地才到了狼居胥山脚下,准备继续北上支援龙城。
巧合的是,他们正面遇到了丁零人准备南下的部队。
其实赤勒葛早就带着丁零人早在埋伏了,结果司马懿来的慢,丁零人的部落又听说司马懿在草原上大肆屠杀鲜卑诸部的人。
一时间,目的是劫掠的各个丁零人部族坐不住了,因为如果鲜卑人被大燕国的部队霍霍完了,他们丁零人抢谁去?
结果就是,丁零人诸部催促赤勒葛南下劫掠鲜卑部落,如果顺利,甚至可以试探一下大燕帝国的北方各州郡。
所以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司马懿在这个时候保持了冷静,让副将文钦、秦明二人分左右路进攻,自己亲帅大军在中路进攻,直接对着丁零人的大军发起了攻击。
赤勒葛和丁零人的各个领袖哪见过这阵仗,他们这些部落劫掠型的部队向来没什么军纪,都是首领怎么发话,士兵怎么干。
结果就是,各部丁零人还没来的及反应,就被大燕帝国的部队给冲散了。
司马懿的部队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