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公子的正事(第2页)

  第一条锦囊妙计,算是成功了。

  陆笑兮留下的第二条计,就是让他们逐渐撤离京城。

  这件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撤离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割舍故土,割舍陆家在京城十几二十年的根基。

  “夫君,你怎么看?”陆母问,“不是说南边有旱灾吗?为何还要往南方撤离。”

  “洪州城背靠黄河,应该不受旱灾的影响,算是一块难得的宝地。”陆父沉吟道,“笑兮长大了,懂事了,有些事比我们想得更长远。她现在嫁到将军府,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情报,我们相信她一次吧。”

  陆母点点头:“好,我听你们的。”

  两人很快达成共识,开始悄悄将商业的重心,从北方迁移到南方。

  ……

  前往嘉山县的宋彧陆笑兮还没有得到旱灾的消息,他们一路走在官道上,倒是平安。

  夜里,陆笑兮照例给宋彧按腿。

  马车里的空间不大,宋彧横坐在里边,背靠着车壁,双腿放在陆笑兮的腿上。

  “怎么样?有感觉吗?”陆笑兮一边用力一边问。

  宋彧的腿在第一次施针有点感觉以后,后面无论是施针还是按摩,就再也没有知觉了。

  但是苏太医说过,越往后,他能恢复知觉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陆笑兮每天都问一次。

  “还没有。”宋彧不想打击她,但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你这样每天太辛苦了,还是我自己来吧。”

  “就是出点力罢了,有什么辛苦的。”陆笑兮道,“是我愿意的事。”

  ……

  摇摇晃晃的马车外面,几个守夜的家丁听到这番对话,羞得满脸通红。

  “看什么看,听什么听,都给我走远些去!”阿弥捡着一根树枝,对着他们的脑后门一人来了一下。

  “不许打扰我们公子的正事!”他叉着腰,骂骂咧咧。

  ……

  第二天临近午时的时候,马车从官道上下来,去往嘉山县的方向。

  从官道下来,再距离嘉山县只有几里路了,但因为路太过坎坷又崎岖,硬是走了接近一个时辰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