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铁人

大庆之前其实不叫大庆,叫做安达。

只不过因为去年“松基三井”喷出石油,这才把安达改成了大庆,也是为了庆祝出油这个喜庆的日子。

大庆距离四九城,大约能有1200多公里,他们这一行人去的不少,上面直接就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单独的车厢。

除了保卫、技术员,石油工业部还派出了一位叫做余理的副部长。

一路上众人倒也不无聊,听余理讲了不少关于大庆的事,李枭这才知道大庆的发展建设究竟有多么不容易。

最初的大庆遍地都是沼泽、芦苇荡、盐碱地,最低时候的气温更是可以达到零下30度。

可以说到了冬天整个大庆都被冰封雪裹,夏天也好不到哪里去,都是泥泞不堪的土地。

不仅如此第一批建设的队伍,住的环境更是恶劣,住的是‘地窨子’,也就是半地下窝棚,睡的是土炕,铺的是干草,如果遇到风雨天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因为粮食和蔬菜常常被风雪阻断。

也是因为大庆没有像样的公路,最初的建设的时候,人们只能靠着人拉马驮,把东西运到目的地的。

更是曾经用“人拉肩扛”的方式,将60多吨的钻机从火车上卸下,并运送到了井场。

“余部长,那可是60多吨的钻机啊!用人力完成运输,这怎么做到的?”,听到余理讲的东西,有一名技术员有些不可置信道。

余理笑了笑道:“不是你想的那样,当设备运来后,我们都傻了眼,1205钻井队的队长“铁人”同志,就告诉众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既然无法整体运走,那就把设备拆成零件,一件件运输,

像是井架,就拆成了每根重量约50-100公斤的钢管和角钢。

发动机、泥浆泵等部件也是用这样的办法,不过其中很多部件根本就无法大拆,只能把能拆的都拆了,虽然这样做让单一部件重量减轻了不少,但最重的部件也能达到3吨多。